第135条. 近期规划规模
到2010年,规划全区总人口达到27.86万人。其中新城19.52万人,建设用地规模1962公顷;其他乡镇人口8.34万人,建设用地规模1113.4公顷。
第136条. 完善各级规划编制工作
到2010年,在新城规划的指导下,应编制完成相应的建制镇镇域规划和镇中心总体规划,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城镇中心区、风景旅游区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指导门头沟区的城市建设。
第137条. 初步完成产业结构调整
形成东部地区综合服务产业带和西部生态旅游经济带,结合区域特色、发挥山区优势,形成高效的大农业布局。
第138条. 积极推进小城镇的建设
重点建设斋堂和潭柘寺镇。斋堂应强化其旅游服务职能、西部经济支柱的作用,并逐步成为西部山区人口转移和集中的主要城镇和京西著名的历史风貌城镇。潭柘寺镇应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以旅游资源的开发,带动其它服务产业的形成。结合六环路的形成和109国道的改造,对新城北翼的军庄镇进行旧村改造,为发展门头沟东北部门户奠定基础。
第139条. 完善旅游经济体系和旅游村镇服务体系
编制旅游业发展规划,确定旅游规划布局,在区域城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旅游经济体系,初步形成东西两大旅游片区,推出代表本区特色的重点精品旅游品牌和线路,并在每个乡镇打造符合自身特点的旅游品牌。进一步完善旅游镇、旅游村的建设,完善旅游区服务体系,开发旅游商品,初步形成大旅游的格局。
第140条. 加强永定河水体保护
到2010年,初步完成永定河门头沟区内段的水源保护,沿河非建设区控制200米绿带,建设区控制100米绿化带,为永定河引水提供条件。
第141条. 推出“京西古村落群”
在三家店、川地下完成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之后,开始编制灵水、琉璃渠、沿河城、韭园等村镇的保护和利用规划,向全市推出“京西古村落群”。
第142条. 门头沟新城近期目标
门城作为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功能进一步增强,初步形成良好的外部形象,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人才,积极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应切实完成部分危房改造、旧村改造项目,届时门城居住条件将大为改观,居民生活问题得以切实解决,为实现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建立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包括道路、市政等基础设施,商业服务等配套服务设施。全方位提高门城城市软、硬件环境,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及第三产业,保证门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门头沟区域环境优势,建设部分休疗、度假及低层住宅,提高居住品质,提升门头沟区形象,拉动门头沟区经济发展,适当疏散北京市区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