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旅游发展纲要及规划布局
第37条. 旅游资源及功能
(1) 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永定河文化资源;
(2) 以潭柘寺、戒台寺、妙峰山为代表的寺庙景观和文化资源;
(3) 以川(爨)底下村、灵水村为代表的古文化村落群资源;
(4) 以灵山、百花山、妙峰山、龙门涧、双龙峡、黄草梁为代表的山地生态资源;
(5) 以三家店、琉璃渠、京西古道为代表的商贸历史文化资源;
(6) 以珍珠湖为代表的水域旅游资源;
(7) 以妙峰山庙会、京西古幡乐、太平鼓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8) 以斋堂地区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
第38条. 旅游发展理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绿色文明为理念,以生态文化为主线,同时辅以开发观光旅游产品与民俗旅游产品,形成集寺庙、历史文化、山川观光、休闲度假、民俗风情、科普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会议娱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发展格局。
在旅游发展中,充分引入差异竞争的理念、文化理念和人文奥运理念,要充分发挥永定河文化的优势,大力开发旅游资源。
应从旅游行业本身的内涵向更大的外延发展,把观光旅游做好的同时,扩大休闲度假旅游的份额。
第39条. 十大旅游板块
自然风光旅游、宗教民俗旅游、古建民居文化旅游、农业旅游、红色旅游、体育健身旅游、森林旅游、湿地旅游、工业旅游、地质旅游。
第40条. 十大精品景点
北京第一高峰灵山、华北天然植物园百花山、民俗圣地金顶妙峰山、皇家寺庙潭柘寺、佛学最高学府戒台寺、高峡平湖珍珠湖、山水盆景龙门涧、原始生态景观双龙峡、明清古村川底下、国家级森林公园小龙门。
第41条. 旅游相关产业发展:
重视旅游商品的开发,包括农产品及其加工、都市工业、传统手工业。加强旅游服务行业的建设,包括旅馆、饭店、餐饮、娱乐、旅行社、导游(向导)等。
第42条. 旅游规划布局
旅游规划布局因循产业布局和城镇体系布局,从旅游行业的角度,遵循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的六大要素进行规划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