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生态产业的发展方向:应以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为中心。开发建设综合绿色农产品生态产业区。重点实施荒山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小流域治理、保护基本农田、节水灌溉等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5.2.3 中部中山生态防护林自然生态区
(1)主要包括琉璃庙镇南部大部分高海拔的山坡山峰和与其相连的雁栖镇北端一小部分高海拔山地。该区是北京市的多雨地区、暴雨中心及泥石流的易发区。自然植被和野生经济植物资源丰富,水土流失严重。由于地处高寒,低温霜冻是该区的主要灾害,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2)生态产业的发展方向:应以建设市级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区和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区为发展方向,合理开发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风雨区优势,封山育林育草,抚育天然林和营造人工林,在山川、河谷营造速生林,提高森林植被的覆盖率及质量。以水土保持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为重点,真正建立起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5.2.4 山前旅游与绿色干鲜果品生态产业区
(1)主要包括九渡河镇、渤海镇、桥梓镇、怀柔镇、雁栖镇、怀北镇。该区植被覆盖率高,自然生态景观良好,光照充足,地表水、地下水资源丰富,适宜多种干鲜果品生产。
(2)生态产业的发展方向:应以建设生态旅游与绿色安全干鲜果品生态产业为目标,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和保护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控制和减少认为破坏活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山前改土、治水以及营造水土保持林、风景林等生态建设工程,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5.2.5 南部平原综合农业生态产业区
(1)主要包括杨宋、北房、庙城三镇和怀柔、雁栖、怀北、桥梓四镇的平原地区。该区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丰富,土地平坦、集中连片;农业现代化水平高,是怀柔区粮食经济作物和畜牧业的主要生产区。应妥善处理好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压力以及环境污染等矛盾。
(2)生态产业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节水农业,重点发展绿色无污染安全农产品产业,发展采摘、观光、农业科普等内容的休闲旅游业,对养殖、施用化肥、地膜等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全面实现农田林网化和村镇美化绿化,进行河道水系综合治理,形成带、网、片、点相结合的生态保障体系。
5.2.6 现代城市与工业经济建设区
(1)主要包括规划新城地区。该区域是怀柔区城市化进程最快、工业企业最集中、公共服务设施最发达、经济总量最大的地区。
(2)生态产业的方向:应继续完善城市化设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环境污染,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和管理,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促进怀柔区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5.3 新城地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
5.3.1 新城经济发展策略
(1)怀柔新城的经济发展要依托区域生态环境优势,采取生态型的经济发展策略,建立生态循环型经济体系。依托红螺山-雁栖湖市级风景旅游度假区,积极发展面向区域的旅游休闲、会议培训产业。充分发挥怀柔新城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怀柔南部平原地区形成以“新城”为核心、“两镇”为双翼、“景区”为引擎,优势互补、紧密关联的经济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