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城市职能
怀柔新城作为首都东部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是承接市区部分功能、承担首都国际交往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怀柔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保证怀柔北部山区生态稳定的重要经济发展区;作为怀柔南部平原城镇圈的核心,是带动怀柔新城地区集约高效发展的主要载体。
2.1.3 发展目标
建设面向区域的会议休闲怡游胜地、研发创意产业新区、怀山柔水宜居名城是怀柔新城的规划发展目标。
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区域生态涵养能力,建设首都坚实的生态屏障和市民休闲的怡人胜地。
依托区域生态环境优势,重点发展会议培训、旅游休闲产业;加强对科技研发、影视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的重点培育,建设以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生态友好型产业新区。
弘扬 “怀山柔水、拥胜揽翠、宜居怡游、活力创新”的鲜明城市特色,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宜居名城。
2.1.4 生态环境发展策略
(1)生态环境建设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怀柔新城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促进实现怀柔区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和怀柔新城宜居城市发展目标的重要任务。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双赢”的可持续发展方针,将生态建设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更加紧密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坚持生态保育、生态恢复、生态建设并重原则,保育和健全区域生态系统,加大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力度;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提高环境监管水平;提高城镇绿化水平,形成建设生态城市的良好基础。
(3)建设节约型、生态友好型新城,转变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方式,合理开发、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增强自然资源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4)坚持人居环境的改善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形成规划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生态环境和谐、居住条件舒适的生态型社区。
(5)以镇、乡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促进农村环境面貌以及山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6)坚持政府宏观调控、社会共同参与、投资主体多元化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各种形式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提高生态建设能力。
2.1.5 经济发展策略
(1)以“五个统筹”为指导方针,以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主线,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废弃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提高全区经济增长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以建设节约型城市为目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保障新城可持续发展。
(3)实施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利用高新技术、先进节能降耗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带动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逐步淘汰资源消耗高、技术含量低、土地占用多、经济效益差的产业,重点培育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生态友好型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