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强小流域治理和防洪整治工作。以保护首都清洁饮用水源为目标,坚持山、水、林、田、路、污综合治理,建设清洁型小流域25条,使全区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90%以上。加快平原河网恢复建设,重点对区域内主要河道进行防洪整治及生态治理,治理总长度150公里,建设生态湿地300公顷。
(3)建设和完善区域污水处理设施,全面改善水环境。重点实施庙城污水处理厂和雁栖污水处理中心改扩建工程,加快对老城区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到2010年,全区污水处理率提高到65%,污水资源化利用率提高到55%。
(4)提升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大力发展清洁燃煤集中供热,有效削减燃煤污染,重点实施中心城区供暖站整合工程以及东部新区和庙城集中供暖站工程;加快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天然气供应,积极推广使用太阳能、沼气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到2010年,全年二级以上良好天数比例争取达到80%。
(5)加快生活垃圾综合治理。重点实施垃圾综合处理中心二期工程和平原垃圾密闭化清运工程,积极筹建北部山区垃圾填埋厂。到2010年,全区城市和平原镇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6)切实加强水资源管理,调整用水结构,合理控制工业用水,积极推动农业节水,适度增加环境用水、有效保障生活用水,严格控制高耗水企业发展,加紧实施中水管道铺设工程。到2010年,全区农田节水灌溉率达到9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40%以上。
13.3.2 推动新城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
(1)大力发展以旅游、会议、休闲、度假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增强新城地区发展活力,提升怀柔新城面向区域的综合服务功能。
全面加快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不断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高旅游产品质量,打造旅游特色品牌,改善旅游整体环境。重点强化红螺山-雁栖湖市级风景旅游度假区的旅游会议、休闲度假功能,发挥其辐射效应,推动自然观光、影视文化、时尚休闲、康体健身、民俗体验等功能联动发展,努力把怀柔建设成为设施完善、特色突出的会议休闲胜地。
积极培育文化创意及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旅游、文化娱乐设施建设,重点实施中国怀柔影视基地一期(中影国家数字电影制作基地)、怀河沿岸时尚创意文化基地、核心区新城文化中心等项目。
(2)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的都市工业,全面提升雁栖工业区的生态化水平,初步形成布局集中、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发展集约的生态友好型产业基地。具体控制指标力争达到工业万元产值能耗下降15%、工业万元产值水耗下降3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6%、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0%。
(3)充分利用中科院研究生院落户怀柔的有利机会,积极培育和引导高新技术研发及成果孵化功能的集聚,大力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
13.3.3 加强社会事业发展,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1)积极创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区。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紧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促进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安定。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适应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开放式终身教育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公众服务体系,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全社会文明程度和社会和谐程度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