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成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生产资料批发市场体系
——依托制造业和流通业的优势,形成以大型和国际化的生产资料市场为核心、以中小型市场为有益补充的基本格局;实现由商品品牌经营向市场品牌经营、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由辐射国内市场向辐射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跨越;优化市场布局与结构。
——市场功能明显提升,形成交易、物流服务、价格形成、信息服务及会展等综合能力;市场形态有效拓展,电子商务等无形市场发挥重要作用;市场技术全面进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交易方式和展示手段等得到实质性改进;市场创新成为市场发展的基本动力。
(3)围绕产业强市的目标,建成布局合理、综合竞争力强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着眼全球物流市场,面向泛珠三角经济区域,依托佛山市优势产业,建成布局合理的物流基地,带动分散的仓储和运输资源的整合;构筑与产业聚集地、重点园区、重点市场、交通枢纽相联系的战略性物流基础设施体系。
——结合生产资料市场创新和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引进、培育一批有特色的现代物流企业,设立规范有序的货物配载市场,形成有竞争力的物流服务产品系列;物流市场趋于完善,物流产业成为佛山市的支柱产业。
——推进企业信息化,建成佛山市物流服务的信息平台并融入泛珠三角和全球性物流信息网络;建成较为完善的产业政策与技术标准体系;建成具有核心服务能力的现代物流发展促进体系。
(4)形成有特色的专业会展体系
——整合展馆资源,结合产业优势,发展专业会展;统筹展馆布局,扩大展馆的组合规模;集中优势,以专出新,以新制胜,优化会展产业结构,提升会展产业水平。
——发挥制造业、物流业与专业批发市场优势,实现专业会展的形式创新与功能创新,形成具有服务产业、经营城市等作用的专业会展国际品牌;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佛山产业发展的机遇,把佛山市发展成有产业特色的专业会展强市。
——加强与广交会、高交会和中小企业博览会等国家级会展的联系,突出特色优势,发展稳定的合作关系,强化国家级会展有机组成部分的地位,成为专业会展国际化发展的成长核心。
第三章 规划布局
第八条 消费品与生活服务市场的规划布局
1 商业中心的规划布局
1.1 体系结构、地位与功能
体系结构。佛山市商业中心包括中心组团主商业中心和大良容桂、狮山、西南、西江、大沥、九江龙江等六个组团商业中心。商业中心的布局与“2+5”组团城市格局相协调,商业中心的多核结构与单核结构的空间形态与组团式发展特点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