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位置:张家港市杨舍城区
项目性质:分区规划
用地面积:10.5平方公里
编制时间:2005.01-2005.09
编制单位:城市空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张家港,一个位于长江与沿海两大经济带交汇处的城市,一座长江南岸的新兴的港口工业城市。本项目就处于这样一个快速城市化地区的中心城区核心地带,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明显落后于城市建设发展的步伐。而发展的新形势同样也对规划工作提出尽快实现张家港市规划全覆盖、规划不再拖城市发展后腿的要求。
本次规划研究张家港中心城区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现状,明确发展策略,规范发展步子,有序推进老城区更新和城市建设。规划通过布局调整、土地整合、功能强化、环境整治和景观再造,实现将中心城区核心组团建设成为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张家港市综合中心区这一战略目标,促进杨舍城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并对近期可以有所作为的重点项目作了研究和必要的规划建没指引。
中心城区是在原有镇级规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单中心结构形态明显,无论是人口的空间分布(人口密度)、土地开发的强度(容积率和建筑密度),还是各项公共设施、道路网分布的密集程度,均是呈现出围绕中心(步行街周边),从高到低圈层式递减趋势。而各项市级的设施和经济指标偏低,表明其中心职能仍然亟待加强。同时近几年来城市中心区几何中心北移的态势已经出现。城市空间向北拓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此将规划区域定位为:全市政治、经济、商务、综合办公、商业金融体育中心,以及富有张家港特色的高度现代化城市中心区核心组团。
城市现代化发展策略:建设设施完善、生态稳定、生活安全的城市中心区;退二进三产业发展策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竭诚为城市现代化提供服务平台;功能整合策略:通过城市用地升级,实现城市建设用地的良性储备,完成本分区的土地功能整合。旧城改造策略:须加快旧城改造,改善旧城区的人居环境和城市生活品质,以实现本分区城市风貌的现代化转变。
本分区规划结构总结为:一核、两轴、三片。
一核:以目前张家港市步行街为基础形成的梯形商业中心结合未来东横河、谷渎港和新市河围合而成的“城市三角洲”——城市文化休闲商业服务中心形成城市核。
两轴:是指长安路商业轴线和人民路综合办公轴线(张家港市未来中央商务区主轴线)。
三片:是指东横河以北到张杨公路的区域——形成北片;东横河以南,谷渎港以西的区域除梯形商业中心以外——形成的西南片;新市河以东,东横河以南的区域——形成的东南片。
本着“统一规划开发使用强度,形成主次分明的城市格局”的原则,规划对于不同街区各类用地的开发强度作一般性的规定,并制定统一原则:
符合城市整体形象——地块的开发强度决定城市空间形态,开发强度的控制必须服从城市的整体形象;
符合市场规律的原则——市场通过调控土地价格影响开发强度,进而影响城市形态;
维护城市尺度的原则——必须继承和延续历史文脉,在开发强度控制中必须维护现有城市尺度;
符合生态良好的原则——开发强度不相适应会严重影响城市的生态环境。首先要兼顾城市生态系统。
调整居住区公共设施布局结构,规划要求调整其结构以适应地域性老龄化的趋势;为了延续地缘历史文脉,在城中村改造中适度保证改造地段的原著民回迁率。
行政办公设施——打造沿人民路布置的形象鲜明的便民高效的政府办公形象;
商业金融设施——实现步行街向步行街区的转变,切实提高商业品质,提升城市休闲功能;结合行政办公设施,打造人民路中央商务轴线。
文化娱乐设施——打造张家港精神的栖息地,张家港的精神粮仓,张家港未来文化产业中心。
医疗卫生设施——构建等级分明,服务便利医疗卫生设施系统;着力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培养全科医生,为居民提供便利高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