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商贸业的发展重点是做大做强濮院羊毛衫市场、崇福皮草市场和乌镇旅游业,这是实现桐乡有机融入长三角、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寻求自身发展的现实选择;通过着力打造振兴路商业街,整治街区环境,加强街区综合管理,提升街区内现有业态经营品位,为本地消费者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积极推进商业连锁经营网络和特色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并以此作为改造传统业态、创新经营方式的重要手段。
(三)社区商业中心
社区商业中心的业态设置原则:鼓励设置超市、便利店、餐饮网点、生活服务网点;适度设置综合超市、专业店、专卖店、文化娱乐网点、农贸市场;控制设置百货店、仓储式商场。
规划中为社区居民服务的网点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居住区商业,以1~2家超市(总面积1000~2000平方米)和1~2家农贸市场(总面积3000~5000平方米)为骨干,同时设置餐饮、美发、洗熨、修理、回收、代办等各类小型生活服务及金融、邮政等配套网点,使之基本满足周边居民日常生活的多方面需要,服务半径800~1000米,社区居民步行10分钟以内可到达;另一个层次是街坊商业,处于居民区内部,鼓励设置便利店、生活服务设施。两个层次的社区商业比重控制在80%∶20%。
距离商业中心1公里以外的居民聚集区,原则上居住人口1~3万人设置一个综合性的社区商业中心,营业面积总规模为5000~15000平方米。已建成的城市居住区及传统民居保护区,商业服务功能不够完善的,应通过调整结构、置换房屋用途等办法,按社区商业中心的要求逐步加以完善。新建居民区和旧房改造后的居民小区要按照社区商业中心设置标准合理配置商业网点。
嘉兴市本级现有10个镇、83(农村社区27个)个社区,按照“方便居民服务、优化商贸资源配置”的原则,同时考虑到形成社区商业中心的基本规模,至规划期末市本级将形成90个社区(镇区)商业中心。
从对嘉兴市区社区商业网点的现状分析来看,未来嘉兴市区社区商业必须在网点空间布局和业态结构上进一步优化,提高社区商业服务业网点的集聚度,实现居住区和社区服务网点的有效结合,处理好居住区“求静”和服务网点“求便”之间的关系,在提升社区商贸业服务水平的同时,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此外,还要通过打造社区信息服务平台,着力提升社区服务信息化水平,用现代化手段改造传统商贸业,促使社区商业迈上新台阶。
(四)城镇商业
集镇商业是指商业一定程度集聚,主要配置居民生活和生产所需的商业服务行业,服务对象为本镇和周边居民的商业发展形态。规划期内,鼓励设置超市、便利店、餐饮和生活服务网点;适度设置中小型百货店、专卖店、专业店、文化娱乐设施;限制设置购物中心、大型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商场。在全省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战略指导下,建设和发展集镇商业将是真正提升集镇居民生活品质,实现“镇镇有超市,村村有便利”目标的重要途径。
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的有关要求,规划期内每镇设立2~3个连锁超市(总面积3000~5000平方米),每村设立1~2个超市配送便民店(总面积300平方米),各镇要根据各自的产业主导型、交通枢纽型、旅游主导型、现代居住型和生态休闲型等功能定位,以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消费需求为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根据集镇商业发展规律,中心镇商业的发展往往优于一般镇,规划期内市本级范围应重点发展新丰、余新、凤桥、七星、大桥、王江泾、王店、油车港、新塍、洪合等中心镇商业,一方面满足集镇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对周边集镇起到一定的辐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