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条 排水工程规划
1、排水体制的选择
规划区内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
2、污水量计算
污水量的计算采用排污系数乘以最高日用水量计算得出。排污系数取0.8。污水量Q`=0.8*3361.57=2689.256立方米。
3、水力计算
雨水管道按满流计算,污水管道按非满流计算。
4、排水管道布置
排水管道按就近排放为原则,布置在规划道路下,排水顺应道路坡度,靠重力排放。雨水就近排入附近水体或防洪沟,污水收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排水管道DN500及以下采用高密度聚乙烯中空缠绕管道,DN500以上雨水管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管道覆土埋设深度满足0.7米覆土,在错开其它管线的基础上尽量保持浅埋。
第二十条 山洪及泥石流防治规划
1、加强对金虹山的植树造林及绿化,以保持水土稳定。
2、在形成冲沟的地方,设置拦砂坝,谷坊坝,以减少泥砂参与水的活动。
3、对不稳定边坡,在已经形成沟槽的地方,为了让坍塌土体不堵塞槽,设置挡土墙,以保证导排槽的畅通。
第二十一条 供电工程规划
1、负荷等级
规划区内负荷以公建及居住负荷为主,用电负荷按三类负荷进行考虑;消防动力、应急照明等二类负荷备用电源采用自设小型发电设备供电。
2、负荷计算
规划区总计算负荷约为5200kW。
3、高压供电
规划采用10kV三相三线制供电。
4、变配电室设置
规划区内共设置10/0.4kV变电所5座,总变电容量6100kVA,各变电所变电容量详见电力电信工程规划图,各变配电室尽量采用箱变或室内形式。
5、低压配电
规划区内接地系统采用TN-C-S接地系统,低压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电缆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