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功率补偿
规划区内均采用各用户低压侧集中补偿方式,将各用户功率因数提高至0.94以上。
7、线路敷设
因规划区内道路较窄,规划高、低压线路采用架空与暗埋相结合的敷设方式。10kV主线路采用架空敷设,分支线路采用穿电力护套管暗敷。经由规划区的35kV及110kV线路采用架空敷设。架空线路高压走廊内各类建筑须严格遵守相关规范要求。
8、道路照明
规划区内主干道平均照度取30lx,次干道取25lx,支路取15lx,组团路取10lx;灯杆间距在25-35米间;照明低压供电线路采用五芯等截面铜芯电缆,每回路灯线路供电距离不超过800米;照明控制采用时钟控制及光电控制,主干道及次干道采用时控与光控相结合的控制方式,支路及组团路采用光控。
第二十二条 电信、有线电视规划
1、随着电信业的不断发展,光纤通信因其通信容量大,信号衰减小,保密性及抗电磁干扰性强,成本不断下降等优越性,逐步取代同轴电缆而实现全光缆化网络已成为必然趋势。
2、规划区内由城区电信局提供通信支持。规划以发展光纤接入网为主。规划区内电信管网根据规划路网和各地块用户分布情况来确定管孔数量。在规划区范围内建设光纤环网,以保证通信的安全可靠。规划区内每500—1000线设一处光纤接入点。
3、有线电视电缆可与通信电缆同沟敷设,一般布置在城市道路人行道下,并应设于电力线路对侧。所有弱电缆管均采用穿Φ110PVC管暗敷,埋深不小于0.7M,过街电信电缆改穿钢管暗敷,埋深不小于1.0M。。考虑到非话数据通信、有线电视及其它通信业务的要求,在由程控市话容量确定的管孔数基础上再增加40~50%。
第二十三条 竖向规划
1、车行道路最大纵坡为8.977%,最小纵坡为保证雨污水收集与排放的纵坡,取0.300%,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要求。
2、道路规划标高最大为2432.0米(位于北部山体处);最小道路规划标高为2390.38米(位于东部丽永路处)。
3、现状地形坡度较陡处(大于6%处),规划考虑场地分台,各平台之间主要考虑通过绿化放坡或者室外挡墙来处理高差。
4、在坡度较大的交叉口处,规划建议设置减速带和交通警示牌,以保证通行安全。
第六章 地块控制规划
第二十四条 地块划分
根据规划路网及自然形态,将规划区划分为3个大地块及45个小地块。
第二十五条 指标体系的确定
1、容积率
(1)低层住宅:0.4~0.6
(2)多层住宅:1.0~1.5
(3)社区服务中心:0.6~0.8
(4)区域商业服务区及大型公共建筑1.5~2
(5)其他公共建筑: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