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近期开发建设组团
位于北环路以西,工商小区的北侧。主要是以居住为主的组团。考虑到这部分用地由于靠近古城,且山体地貌较为破碎,因此建筑主要考虑低层建筑。与古城形成良好和谐的空间环境。
(三)行政商业组团
位于北环路以东。靠近丽永路沿线有农业局、畜牧兽医站等现状行政办公用地。
在组团中部有现状水面,依托水面建设区域的城市公园。利用靠近北环路的优势可以适当发展休闲产业,形成金虹山区域的商业、休闲活动中心。
(四)中部居住组团
本组团是原工程公司用地,规划通过改造,发展居住产业。通过一定规模的集中式住宅区建设可以有效解决工程公司现状居住人口的就地安置。沿丽永路适当布置沿街商业建筑。
(五)工程公司居住组团
本组团现状为工程公司的宿舍用地,通过改造,形成集中的居住区,在南部保留现状的医院,根据需要沿丽永路布置商业用地。
(六)东部组团
考虑到片区的发展需要,利用生态隔离带将目前的古城区殡仪馆进行一定的绿化空间隔离,避免对区域内其它用地的影响。以古城殡仪馆、文智小学及部分居住用地形成东部组团。
第四章 土地使用规划
一、居住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分为一类居住用地与二类居住用地两个部分。
(一)低层住宅区
在规划区坡度较大,特别是靠近山体的北部,由于冲沟、陡坎等不可建设用地存在,导致可建设用地较为零散。考虑到景观要求,布置为一类住宅用地,规划采用低密度、低容积率、低层数的住宅,实现景观空间的整体和谐。同时满足古城保护的景观需要。
低层住宅根据地势的不同,分为两个层次。在规划区用地地势较高且用地较为破碎处布置独立式住宅,保持金虹山山体中部的低密度空间。靠近丽永公路附近部分布置连排低层住宅。
在空间分布上,为了考虑与丽江古城大区域空间环境的协调,在规划区西部主要布置低层住宅,其建筑风貌符合丽江传统建筑控制要求。建筑做法根据丽江传统建筑进行建设。
(二)多层住宅区
根据山体等高线,在中部设置多层住宅。考虑到工程公司的居住压力大,因此在原工程公司用地内布置多层住宅,满足大量职工改善居住的要求。
在建筑布置上,根据山体等高线的规律,布置成南北向的行列式住宅,取得良好的景观与日照关系。多层建筑通过适当的空间组织,形成一定的院落效果,维护居民的空间领域感和人际交往的需要。建筑采用现代建筑加民族符号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