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阳新区中心城位置
一心集聚四区拥 山水渗透绿楔联
开篇的话:
当前,宜春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30余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0多万人。中心城城市人口少、城市规模小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外围区域条件的变化和宜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随之扩大,城市空间格局已进入一个大演变、大重组的阶段。
近两年来,宜阳新区、宜春经济开发区、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作为宜春中心城区“三大战役”主战场,逐渐为群众所熟悉。那么,“三区”的发展方向如何?规划设计怎样?将有哪些新兴建筑?这些都是广大市民尤其是当地干群所关心的问题。
本报试从“三区”以及袁州新城等已制定的控制性规划或核心区规划入手,为市民提供宜春中心城区未来几年内将在何地何处兴建路桥、学校、医院、公园、超市、物流、宾馆、文体娱乐场所等咨讯,供市民在了解城市、购房居住、投资兴业等方面作参考。
新区由来
2003年,宜春市委、市政府作出实施“心圈廊”发展构想的决策部署,把做大市本级列为工作重心。为了做大中心城,当年,该市决定在中心城城北枣树村范围内建设新的行政中心,相继成立了宜春市行政中心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和宜春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20日,宜春市行政中心建设范围内的征地工作全部完成,共征地4264亩。同月,省政府办公厅正式批准同意新建宜春市行政中心办公大楼。此后,新城公司全力以赴做好拆迁安置工作,共建成了20栋11.15万平方米的安置区,2006年10月,市行政中心安置区正式定名为枣树园。
2007年初,宜春市委、市政府在分析省内外发展情况,对照南昌、萍乡、新余等地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为使中心城区用地保持整体与协调的发展,更好地体现新区环境特色,挖掘新区的发展动力与文化底蕴,促进城市整体健康有序发展,适时提出了启动宜阳新区建设的战略举措。为了策应新区的发展,当年 2月 2日,市政府决定将昌黎路改名为宜阳大道,将宜阳北路、宜阳南路分别改名为宜春北路、宜春南路,将赣西大桥、宜阳大桥两桥名称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