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城次分区
包括镇海老城、部分蛟川街道和镇海经济开发区,是以生活居住、商贸办公、一二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功能区,主要完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为浙东生产性港口物流中心和宁波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配套,强化服务功能;加强与中心城区的交通联系,重点改造沿江地带,保护镇海老城历史文化风貌,开发旅游服务功能,降低居住密度,改善居住生活环境。
2.滨海产业次分区
包括宁波化工区和后海塘片区,宁波化工区充分利用临海和现有产业的优势,发展大型临港工业,建设成为上下游产业一体化的国家级石油化工基地,重点开拓沿海产业空间,规划用地以二、三类工业和仓储用地为主。后海塘片区依托港区建设浙东生产性港口物流中心,发挥海铁联运优势,打造宁波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
3.镇海新城南区次分区
依托宁波大学等院校,沿宁镇路主要布置高教用地,核心区为商业、办公、开敞绿地等,主要为大学城和周边居住配套,形成以教育、科研和绿色开敞空间为核心、生活居住及公共设施围绕的复合型次分区。成为富有城市型高教园区特色的、宁波市高教园区重要组成部分。
4.镇海新城北区次分区
依托世纪大道、南北客运轨道交通线和站点,布置镇海区未来的行政中心和宁波中心城北部商贸商务中心用地;结合现有的镇区和生活居住区并依托现有丰富的河道系统,布置生活居住用地及其公共设施,将现有的生活居住区与新开发建设区相互融合为一体。同时在洪镇铁路以北、329国道(慈海大道)以东区块,预留综合交通枢纽用地,包括宁波公路客运北站、宁波铁路客运北站、规划公交枢纽场站以及轨道交通3号线城北站。
5.机电工业次分区
机电工业次分区为10个宁波市属大型工业区块之一,规划用地布局以一、二类工业为主,融居住、工业、高新产业及各类服务设施于一体,规划建设成为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生态型工业园区。机电工业次分区与镇海新城北区以329国道为界。
6.澥浦次分区
澥浦次分区在现状基础上完善生活居住功能,适度发展配合滨海产业次分区的产业功能。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
(五)综合交通
对外交通由公路、铁路、港口构成。快速道路与高速道路相互连接形成“三横两纵”的交通骨架,主要承担城市区间交通。城市道路交通由“四横五纵”九条主干道组成。铁路在现有洪镇支线基础上扩建为铁路北环线,跨甬江至北仑区;在镇海新城预留一处铁路客运站(北站),在后海塘预留连接舟山的跨海通道。加强港口集疏运通道的建设,规划结合镇海港区、铁路场站、物流园区,建设由铁路、公路、水运和管道运输构成的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