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社区服务设施
根据社区规模,新城共划分6个居住社区,每个居住社区配套社区服务中心,包括“三室三站两中心一校一场所”。“三室”即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办公室、综治警务室、图书阅览室,“三站”即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服务站、卫生服务站、社区(志愿)服务站,“两中心”即党员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校”即市民学校,“一场所”即综合性多功能室内活动场所。按照每百户40平方米的标准来配置,一般结合社区公园配置。在高钱生态村南面布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面积0.23公顷。
(3) 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布局
1) 旅游服务设施分四级布局,第一级是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接待中心,第二级是旅游接待站,第三级是旅游接待点,第四级是旅游服务点。
2) 旅游集散中心
规划在新城核心区内布局旅游集散中心,提供全区旅游信息咨询、发布服务,旅行社服务基地,旅游行业管理机构以及游客的票务、集散、中转场所。
3 ) 旅游接待中心
规划在新城核心区布局酒店、餐饮、购物、文化娱乐设施等,形成旅游接待中心。规划设置5~8家宾馆、酒店。
4) 旅游接待站
规划建设4个旅游接待站,分别布局在陶公山周边、谷子湖北部、梅湖农场区块和下水村片区。陶公山接待站以柏悦酒店为主体。谷子湖接待站对现有宾馆群进行改造与扩建基础上新增若干经济型酒店。梅湖接待站以高端主题论坛为主体,配建若干高档度假型酒店。下水接待站建设以度假酒店和企业度假俱乐部为主。
5 ) 旅游接待点
规划建设4个旅游接待点,分别布局在韩岭古村、横街森林博览城、鹰山景区和福泉山景区。
6) 旅游服务点
根据景点建设需要,在每个景区或景点,配建若干个旅游服务点,为游客提供便利服务。每个服务点应该配建电话厅、标识系统、公厕、垃圾箱、风雨亭、购物点、餐饮点等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