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给水
为保障该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贯彻“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的方针,优化配置区域内有限的水资源,在进行工程性措施的同时开展节约用水,综合利用水资源。规划建设象山上张、白墩、宁海西溪、梁坑和鄞州亭溪等水库。同时加强区域内小型水库和河网的供水能力,提高供水保障。
象山县新建贤庠水厂、西周水厂;宁海县新建西店水厂,桥头胡、大佳何、强蛟等区域供水远期由宁海第二水厂和黄坛水厂供水,现状临港开发区水厂改建为加压泵站;奉化市新建莼湖水厂、松岙水厂、裘村水厂;鄞州区扩建塘溪水厂、瞻岐水厂;北仑区春晓、郭巨、白峰、梅山纳入北仑水厂供水系统。建设五座海水淡化厂,分别位于象山贤庠、西周,奉化莼湖,鄞州瞻岐,北仑梅山,城镇水厂供水区外沿象山港开发地块考虑建设海水淡化厂供水。
3.排水
结合区域的现状情况,排水体制以雨污分流制为主,部分老镇区内管网改造有困难的可采用雨污合流制。结合城镇布局和现状地形条件,分区设立污水处理厂,建立区域污水收集、处理和排放系统,象山县新建西周污水处理厂、贤庠污水处理厂,宁海县扩建宁海县城北污水处理厂,新建西店污水处理厂、强蛟污水处理厂,鄞州区新建瞻岐污水处理厂,北仑区新建春晓污水处理厂、梅山污水处理厂,奉化市新建莼湖污水处理厂、松岙污水处理厂、裘村污水处理厂。
根据象山港区域水质环境状况、水环境容量及《宁波市象山港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保护条例》,合理设置排污口,规划污水处理厂各设一个排污口。建立排污口设置的审批制度,排污口的设置和建设,应充分论证其对周围养殖海域、育苗场、取水口和旅游景观等的影响。
4.其他基础设施
根据各类功能的布局,合理配置供电、通信、供气等设施。
(四)近期保护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1.环境整治
近期环境整治重点为工业、养殖、农业、居民生活等污染治理,人居和景观环境的整治。以区域环境保护目标为依据,控制海水赤潮,改善富营养化状态;沿线村庄的生活生产污水应经处理后排放;防止农业生产使用的农药、化肥等直接径流入海;禁止开采区域内山体,已破坏山体要恢复植被。
2.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区域交通条件,完善供电、电信、给水、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提供达到城市生活水平的相应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加强防灾减灾系统和公共安全系统建设。到2010年初步达到生态港湾的基本环境要求,区域人居生活环境大大改善。
3.启动建设的主要项目
近期规划启动基础设施、旅游项目及新农村示范工程。
基础设施包括象山港大桥及其连接线、沿海中线、象山沿港大道贤庠段、沿湾公路,春晓、瞻岐、松岙、莼湖、西店、强蛟、西周、贤庠等8座污水处理厂,以及截污工程、清水河道工程、沿岸山体的植被生态修复工程等。
旅游项目主要分布在奉化莼湖、宁海强蛟与大佳何的海域及岛屿。
新农村示范工程主要集中在梅东、下洋、合一、黄贤、桐照、加爵科、勤丰、钱仓8个试点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