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区域范围内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城乡界限、统筹配置、共建共享、实现规模化效应。
(1)给水
根据《宁波市水资源综合规划》需水量预测,余慈地区2020年需水8.58亿立方米,将缺水3.78亿立方米。规划期末区域整体都需要实施“外引内调”战略。外部重点是从省域范围内争取更大的引水规模,加快建设曹娥江引水工程。内部从宁波市层面统筹水资源的分配,从姚江流域范围综合平衡和调配区域水资源。同时必须贯彻“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方针,积极利用中水,开展分类供水,发展节水型工业,强化农业节水。
主要水利工程有引曹北线工程、汤浦水库引水工程、建设双溪口水库、郑徐水库,扩建向家弄水库。
(2)排污
根据两市的实际情况,规划建立合理的污水收集与处理系统。建议北部平原地区污水都向北排往杭州湾,共设4个排污口,慈溪设2个排污口(龙山、杭州湾新区),余姚设2个排污口(小曹娥、黄家埠)。余姚南部山区村镇采用小型生态污水处理设施。区域内污水处理厂共设5座,分别为慈溪东部、北部、教场山污水处理厂和余姚黄家埠、余姚城市污水处理厂。
(3)电力
根据余姚、慈溪两市总体规划及电力部门对区域电力的规划情况,对电力设施及线路走向进行了安排布置,电力骨干线路组织形成电力管廊,路径结合生态绿带。区域内以500KV河姆变、观城变、江滨变及余姚燃机发电厂作为主供电源。规划确定建设500KV河姆变、观城变、江滨变,及220KV变电所20座。
(4)垃圾处理
近期余姚、慈溪两市独立建设垃圾处理场,远期在小曹娥镇合建一处垃圾焚烧发电厂。
(5)环境保护
为保障区域健康和谐发展,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规划确定网络型的区域生态廊道,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及环境保护功能分区。
(四)近期建设的主要措施
近期统筹协调两市的规划建设,加强功能整合,促进区域空间功能的一体化发展。通过道路市政基础设施的对接达到协调发展,通过核心区的启动引导融合发展,通过各片区的功能调整与完善实现一体化发展。加强对土地、水资源、生态廊道等战略资源进行控制,开展整山治水的生态修复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