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规划原则与规划结构
1、 规划原则
东风大道沿线的规划建设,应该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的指导下,结合西坪工业园区的建设,因地置宜,充分体现十堰市山水园林城市的特点,体现城市的生活美和艺术美,注意做到建设一片,完善一片,美化一片,鉴于十堰市地处山区,用地紧张,本规划区范围内适当利用低缓山地,但要特别注意加强自然植被的恢复,并结合人工绿化措施,建立立体绿化系统,真正将建筑、山水、道路等融为一体。
合理确定地块的用地性质与使用功能,完善道路系统和交通组织系统,包括各地块与功能区的交通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的控制等。两侧建筑包括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等,要注意建筑外观色彩与整体环境的协调,以形成一种和谐、亲切和回归自然的氛围。规划中还确定建筑物后退主次干道与支路的红线距离,控制建筑物的高度,进行三维空间的建筑群体、城市景观、绿化系统以及整体空间环境等综合城市设计的研究,提出规划意向,编制重要地段的平面布局示意图。
2、 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是规划用地布局与功能分区的体现,合理的城市规划不仅有利于居民的生产与生活,还有利于创造丰富多彩的城市景观,形成变化有序的城市空间。东风大道沿线由于其特定的城市功能要求,规划着力体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思想,即在用地布局上做到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工业园区、搬迁区的相对集中,园林绿化特色景观与景观轴线的相对集中,市政公用设施与小型公建设施的相对分散布局,特色建筑组群的相对分散与穿插布局,以利于形成韵律感和节奏感强烈的城市景观。
七、 用地分类与构成
1、 按土地使用性质、区位条件以及潜在价值,将土地划分为三类
Ⅰ类:商业(商住)、办公、物流中心等用地
Ⅱ类:工业用地、居住用地
Ⅲ类:其他用地
2、 用地分类及构成
Ⅰ类:沿东风大道两侧,地质条件好,地形相对平坦,交通方便,商业潜在集聚效益较好的地域,可形成规模性建筑群、集聚性商贸区和综合和综合性物流中心,适宜建设公共设施用地,在布局上以商业、办公、市政设施为主。
Ⅱ类:沿东风大道二线位置,地形平坦,交通方便,可以形成完整的工业园区及村民搬迁区。
Ⅲ类:地形狭窄的沟地,破碎而坡度较大的山坡地,规划布局中主要以绿化用地为主。
八、 规划范围与规模
1、 规划范围
西南到马家河东汽五一厂桥,东北到银武高速公路下线口,西北到洪涛工业园,东南到回龙寺。
2、 规模
用地规模
东风大道沿线规划总用地规模为260.484公顷
人口规模
总人口规模为33000人,
九、 规划布局
根据现状地形地貌情况以及现代工业园区的要求,以《十堰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东风大道沿线及陈罗片分区规划》用地布局为依据,对东风大道沿线用地分为商业、居住、商住、工业、市政、办公、园林、绿化等功能区域。
(一)、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在本次规划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把西坪工业园建设成为花园式的现代化工业园,是本次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
为保护环境,避免污染,本规划区内的所有工业项目都应该是无污染的一类工业。
规划采取集中成片式的工业用地布局方式,将工业园分为四大工业区,即A、B、C、D工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