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规划结构
规划区内部和周围的山林,作为分区的生态环境绿地,设置各类公共绿地,穿插于大面积的山林和风景林地之间,以沿河道及道路绿化为绿线,连接厂区绿地、街头绿地、小游园,形成分区绿化网架。
(1)滨河绿带:对马家河进行改造,沿河设置6~12米的滨河绿带,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息观赏环境。
(2)小游园:规划8处小游园,
(3)街头绿地:是人们最容易接近利用的绿地,对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受用地条件的限制,公园建设多以利用山地为主,因此规划提倡见缝插绿,多增加街头绿地,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
绿化用地面积18.596公顷,占总用地的6.23%。
(三)、景观规划
本规划区范围内有马家河水体,有植被保护良好的自然山体,有回龙寺这样的古迹,地势相对开阔,通过精心规划建设,应该成为十堰城区一个新的亮点。
规划以马家河沿河绿化带为自然景观走廊,以东风大道为主景观轴线,以城市主次干路为次景观轴线,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以规划区内的风景林地和小游园为景观重点,形成群山环抱、清水蜿蜒,绿树成行,城在景中的分区景观格局。
1、 马家河设计宽度为80米,是规划区内重要的风道和自然景观视觉走廊,城市建设不得占用规划河道以及沿河绿化带用地,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逐步对马家河进行综合治理,对两岸进行绿化、美化,使其成为人们接近自然、欣赏自然的城市绿色通廊。
2、 规划道路两侧,特别是东风大道以及城市主次干路两侧街景要精心设计和建设,注意保持优美的天际轮廓线。对规划区的总体建筑形象及色彩进行统一控制,以保证分区总体景观形象的统一。建筑形象应强调现代感,建筑色彩宜明快、生动而充满生机,上山建筑体量宜小,顺山就势,同时应注重建筑屋顶的造型设计,研究不同角度的景观效果。结合规划区的地形环境特点,建筑体量不宜过大、过长,避免形成“建筑峡谷”。
3、 绿色空间 规划区内的公共绿地、风景林地构成分区的绿色景观,绿环境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一部分,与市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公园应追求自然并能提供富于人情味的多功能的空间环境,满足各年龄、各阶层市民的需要。
4、 城市入口 许家棚高速公路下线口是十堰市主要出入口之一,是城市的大门,城市入口给予入城者以第一印象,应具有强烈的个性与地方特色。应进行详细规划设计,入口设计应能反映十堰特色,入口周围的山体绿化,进行精心设计,突出植被形式与色彩特点,并设置标志。
5、 工业园 现代化的工业园,应能在满足其工艺流程等生产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绿化、美化,新建厂区应从空间形态和外部造型上给人愉悦感,彻底打破以往工业厂区单调、呆板的传统,同时这也是体现企业文化、展示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品位的要求。
6、 硬质景观 对城市街头雕塑、水池、喷泉、座椅、护栏、街灯、地面铺砌,均应根据 景观特色和宜人要求进行精心设计。
十三、 规划实施措施
1、 东风大道沿线的建设应本着“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原则,土地通过拍卖等形式实现有偿使用,在开发建设中,首先必须按规划进行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然后进行其他项目的开发建设。
2、 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严禁无序开挖山体,建设过程中必须及时恢复周围山体植被,制定道路、庭院和工业园绿化的建设和管理措施。
3、 改变规划用地性质,应先提出规划调整申请,经十堰市规划管理局批准后方可执行。
4、 为适应开发单位或建设项目的用地需要,市规划管理局可对基本地块进行细分或合并,细分或合并应优先考虑同类使用性质的用地。
东风大道沿线规划用地平衡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