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道路以环形与支状相结合的道路系统与规划城市主干道连接,由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级路网组成,保持与规划道路系统的合理衔接。在北部与中部地段,形成环形路网。在马家河北侧,结合滨河绿化带,规划一条步行沿河路。对于延伸的沟脑地段,通过布置尽端道路,解决交通问题。在各组团之间,结合地形布置步行路,使道路网系统得以完善。结合公共活动集中的地区以500米为服务半径设置社会停车场,共有5处社会停车场。大型公共设施应自设配套停车场、居住用地按0.3车位/户配置停车设施。在沿线布置交通站点7处,公交站点距离为400米。
竖向规划在规划区内主要干道已基本确定,综合考虑道路、土方及工程管线等多种因素,本规划仅作道路竖向设计,主要道路最大坡度控制在5%以内。
1、尊重地形,依山就势,尽量减少对地形的破坏。
2、将城市景观设计与用地竖向工程设计充分结合考虑。
3、参考自然地面高程和道路高程,结合用地性质、地块大小、相邻地块间的高差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设计。
4、与现状及已有规划充分衔接。在尽量减少土石方开挖的前提下,结合道路布局,对自然地貌进行适当的平整,为规划开发创造有利条件。
综合管线规划,依据总体布局的各种用地的分类,重点解决各项干线在系统布置上的问题,避免管线之间产生矛盾,确定干管走向及管线的位置。
第十章、工程规划
(一)、给水工程规划
1、用水量预测
规划区规划用地以居住为主。根据国家颁布的居住区生活用水量标准,参考有关工业、公建用地用水量标准,结合现状生活用水水平,确定规划区用水量如下:
注:表中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科研按建筑面积计算;工业、道路广场、绿地按用地面积计算。
根据最高日用水量及时变化系数1.5计算,规划区最高日最高时设计用水量为289升/秒。
最高日用水量一览表

2、管网系统
为满足供水安全及消防要求,给水管网以环状管网为主,最小管径为100mm。低压、中压区管道之间由阀门控制。消防用水按同一时间火灾次数 1次,一次灭火用水量15升/秒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