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供热工程规划
1、依据十堰市城市总体规划布局,重庆路的热源点,为东部组团茅箭片集中供热锅炉房,供热管网布置原则是:主要供热干管尽量避开交通主干线和繁华街道,靠近热用户和热负荷集中区,避免长距离穿越没有热负荷的地区。
2、规划指标
参照十堰市城市集中供热普查资料和市热电厂筹建处提供的采暖建筑面积资料,依据湖北省主要城市各类建筑物的热指标,十堰市的热负荷规划指标确定为:
民用建筑采暖指标为209KJ/m2·h;
公共建筑采暖指标为250 KJ/m2·h;
工业用厂房采暖热指标取400 KJ/m2·h。
其它热负荷预测采用平均值286.3 KJ/m2·h,进行热负荷计算。
十堰市日平均温度低于+5℃的天数为73天,即1752小时,采暖室外温度为-1℃,采暖平均温度为+2℃。
民用和公建采暖热负荷预测方法采用《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GJJ34-90中推荐的采暖热负荷计算方法:
Qn=q·A·10-3
式中:Qn—采暖热负荷(KW)
q—采暖平均热指标(W/m2)
A—采暖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管网的热损失按5%计,采暖热负荷预测结果见
3、供热管网采用枝状管网形式,各组团按每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设一热力点,热力点建筑面积为每个400平方米左右,共设热力点16个。
(七)、环卫设施规划:
1、垃圾产生量:依据十堰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统计,并参照湖北省其他城市的人均日垃圾产生量,十堰市现状人均日产垃圾量为0.98~1.1公斤/日·人。随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日产垃圾量将会有所下降。本规划人均日产垃圾量取1.0公斤。
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结果

2、垃圾收集方式,由于未设垃圾管道,主要通过设置垃圾收集点解决垃圾收集,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为70m,规划布置生活垃圾收集点10个。废物箱是收集行人手持零星废物的设施,一般设置在道路两旁路口处。设置间距一般道路为80~100m,规划布置废物箱80个。规划区垃圾的清运方式采用二次清运:垃圾经人力板车收集后,送到转运站,再经垃圾运输车送至垃圾处置场。规划布置垃圾转运站一处:垃圾转运站是供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的设施,规划转运方式为集装箱化,每座转运站服务人口为2.5万人左右,服务半径为1000m。
3、公共厕所布局:沿重庆路300~500米间距设置一个,住宅区按服务半径100米设置公厕,建筑面积按服务人口数量确定。沿重庆路规划公厕设置总数为9座,总占地面积900m2,建筑面积540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