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区支撑
通过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临空产业区等九个功能区的产业布局调整、空间整合,打造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轻工纺织、国防科技等8大支柱产业,形成产业特色突出、要素高度集聚的功能区,成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发展载体,支撑新区发展,发挥对区域的产业引导、技术扩散、功能辐射作用。
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主要发展金融、贸易、商务、航运服务产业;临空产业区主要发展临空产业、航空制造产业;滨海高新区主要发展航天产业、生物、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产业区主要发展海洋产业、汽车、电子信息产业;中新生态城主要发展生态环保产业;海滨旅游区主要发展主题公园、游艇等休闲旅游产业;海港物流区主要发展港口物流、航运服务产业;临港工业区主要发展重型装备制造产业及研发、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南港工业区主要发展石化、冶金、装备制造产业。
九个功能区

建设中的响螺湾商务区效果图
(二)中心城区发展策略
为缓解中心城区城市功能过度集中,人口、交通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等问题,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塑造现代化大都市形象,规划提出中心城区实施“一主两副、沿河拓展、功能提升”的发展策略。
一主两副
是指“小白楼地区”城市主中心和“西站地区”、“天钢柳林地区”两个综合性城市副中心。小白楼地区城市主中心由小白楼、解放北路、南站商务区,以及滨江道、和平路商业区组成,重点发展金融、商务办公和中高端商业。西站地区城市副中心由西站综合交通枢纽、西站中心商务区等组成。天钢柳林地区城市副中心由综合会展区、商业商务区等组成。
通过“一主两副”,实现中心城区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塑造更加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形态。
沿河拓展
实施沿海河拓展策略,进一步加强海河两岸综合开发改造,把海河两岸打造成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功能提升
通过调整优化中心城区用地布局和产业结构,重点发展金融、商贸、文化、教育、科研、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载体功能、文化品位和宜居程度,实现中心城区功能全面提升。

建设中的津湾广场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