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案例 >>详细规划 >>
 
扬州市沿河开发规划(文本)

时间:2009-08-07  来源:扬州绿化网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第四节 指导思想与目标

5、沿河开发总的指导思想是: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两个率先”、“五个统筹”和“再干三五年,实现新跨越”的要求,积极呼应省市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全力推进沿河地区高起点开发、有序性开发、保护性开发、联动开发和可持续开发,切实加快沿河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培育沿河生态特色农业、轻型工业、旅游物流产业集聚带和错落有致的城镇体系,全面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和生态人居环境,实现与市域沿江地区的互动开发,共同发展。

6、沿河开发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沿河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成长阶段,采用“集群开发,交通推动”的点轴发展战略,即按照“市场最优、交通最优、行政区划最优”的原则,依据产业基础、城镇基础和交通基础条件,选择确定一批重点发展的中心城镇和产业集中区,确定其发展方向和功能,并通过交通干线条件的改善,增强其接纳沿江和苏南地区辐射的能力,强力推进生产要素的集聚,打造竞争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增长极,并进而以点带面,带动整个沿河地区的发展,使沿河地区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人民安康、环境优雅、交通便捷、城乡一体的全面小康社会。

7、沿河开发坚持以下原则:

以人为本,加速富民。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发展质量作为沿河开发的根本出发点,在加快区域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切实提高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发挥优势,营造特色。充分发挥沿河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经济后发优势,加快推进沿河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产业开发为主线,加强资源整合和要素集聚,切实优化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空间布局,积极营造沿河发展新优势和经济增长新动力。

创新制度,形成合力。加强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的有机结合、沿江开发和沿河开发的有机结合,创新开发机制和发展政策,促进区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提升开发开放的市场化、产业化水平。

统筹开发,协调发展。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合理配置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特别注重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促进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8、沿河开发的目标定位是:到2010年,沿河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6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000美元以上,年均增长13.6%。沿河地区成为京沪高速走廊沿线轻型产业基地,国家级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集散基地,长三角地区有影响的生态旅游休闲基地和物流基地。

第三章 沿河开发的战略重点

第五节 产业开发与园区建设

9、沿河工业开发。以省级经济开发区和一批乡镇工业集中区为载体,以核心企业为龙头,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推进各类要素整合集聚,积极培育壮大电工电器、机械制造、轻工工艺、纺织服装鞋帽、食品加工、太阳能光伏应用等六大优势产业。

电工电器业:以宝胜集团、曙光电缆等重点企业为骨干,重点建设宝应开发区宝胜电缆城,菱塘电缆、郭集和送桥灯具等工业集中区。建设完善年产30万吨电解铜——变压器及线缆缠绕、电子框架材料用高密度铜带——高压和超高压交联电力电缆、中低压电缆、以及光通讯接入网带状光缆、核级电缆、高温电缆等特种电缆和专用电缆的专、特种电缆生产产业链。加快开发变压器、低压开关设备、变电站等电器控制设备,继续扩大发展电力金具、灯具和电动工具产品。

机械制造业:以银宝集团、精佳集团等重点企业为骨干,加快发展汽车电子、汽车轮毂、汽车暖通设备、内饰件等产品。在提升质量的基础上,努力进入大汽车集团的配套体系。以天雨集团为龙头,大力发展环保机械产业,重点开发污水处理设备,抢占市场。进一步做大做强液压机械产业,积极向冶金、造船、汽车等其它领域延伸,由小型化、单功能向重型化、多功能发展,由零部件向大型成套设备发展。

轻工工艺业:以宝应曹甸镇为基地,大力发展玩具绒、动物艺眼、成品玩具,形成教玩具产业链,并在玩具的数字化、电子化、遥控化上下功夫,建立生产、开发、营销集散中心;以江都武坚镇为基地建立文体器材产业集群;以宝应西安丰、小官庄为基地,发展水晶玻璃工艺品制造和玻璃原料工业、产品包装工业等配套产业,形成产业集群。

纺织服装鞋帽业:以银宝实业、金夏纺织、沙龙制衣、万达羽绒等骨干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运动休闲、保暖防寒服装及家居饰品产业,形成宝应范水、山阳、夏集,高邮龙虬、邗江槐泗等纺织服装重点集聚区和高邮的临泽、天山等箱包鞋集聚区。同时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以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为动力,以新型高附加值产品为龙头,形成上、下游密切关联的纤维、纺织、织造、印染、服装等垂直型配套产业链,培育和打造地方品牌,实现产业和产品的结构升级。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5 6 >>] 下一页 共6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扬州市沿河开发规划(文本) 的资料
· 世界城市规划专家献计:扬州水景更需人气 [2013-10-09]
· 世界城市规划专家献计:扬州水景更需人气 [2013-10-24]
· 扬州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2013-08-20]
· 扬州坚守生态立市 决议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2013-07-31]
· 扬州坚守生态立市 决议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2013-07-31]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