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临空经济区三大功能圈
核心区:以武汉天河机场周边10公里左右为半径的区域,东至武汉北铁路编组站和黄龙墩水渠,西接府河、北至汉十高速公路和绕城公路,南到后湖中线和马家湖湖岸,总面积94.1平方公里。该区域将重点发展航空运输、航空物流、空港工业等临空经济核心产业功能,成为带动临空经济区的增长极。
聚集区:机场周边约10~15公里左右半径的区域。该区域以商务、会展、商贸、居住、高科技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物流产业等临空产业聚集发展,形成临空经济聚集发展的重点区域。
辐射区:机场周边15公里左右半径以外的区域,最远包括“1+8”武汉城市圈、襄樊、驻马店等省内外具有临空产业特征的部分功能区。
武汉临空经济区发展“三步走”
近期:实现武汉“天空开放”
到2010年,武汉天河机场达到年旅客吞吐量13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14万吨、年客机起降12.8万架次。启动机场第二快速通道和以机场第二跑道、第三航站楼等为主体的天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国际航线达到5—10条,国内航线达到100条左右。
中期 中国的“亚特兰大”机场
到2020年,武汉天河机场达到年旅客吞吐量42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44万吨、年客机起降40.3万架次,成为国内发展最快的大型枢纽机场之一、邮政航空枢纽之一和国内低成本航空中心。
通航城市覆盖全国90%的机场,开通10—20条国际直达航线,利用第五航权发展国际经停航线,力争形成东南亚—东北亚、东亚—欧洲的“大十字”复合枢纽,成为中国的“亚特兰大”机场。
远期 国内第四大枢纽机场
到2040年,武汉天河机场达到年旅客吞吐量7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95万吨、年客机起降60.6万架次,成为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的国内第四大枢纽机场、内陆城市最大的国际门户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