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环境效益
在环境效益的测算中,运用国内研究成果,对金虹山面山范围内测算如下:
1、产氧量
按建设绿地91.2公顷计算:共有绿化树5.1万株(以500株相当于1公顷绿地计),共计绿地193.2公顷。
193.2×12吨/公顷=2318.4吨
2318.4吨×3000元/吨=695.52万元
2、吸收SO2量
按每株吸收SO2 0.06kG,每株树可减少污染损失费0.033元/株计:
(91.2公顷×2000株/公顷+5.1万株)×0.06=14.1吨
(91.2公顷×2000株/公顷+5.1万株)×0.033元/株=7.7万元
3、滞尘量
每公顷绿地滞尘10.9吨,每吨除尘费按80.69之计,
193.2公顷×10.9吨/公×80.69元/吨=16.99万元。
4、蓄水量
以每公顷树木相当1500m³蓄水池,每立方米水0.3元计算:
193.2公顷×1500 m³/公顷×0.30元/ m³=8.69万元
5、调温
按照每公顷100株大树计算,一株大树蒸发一昼夜的调温效果等于25万大卡,相当于10台空调机工作20小时,室内空调机耗电0.86度/台,电费按0.40元/度计,则为0.344元/小时。每年按60天使用空调器计算:
91.2×100株/公顷+5.1万株=6.01万株
6.01万株×10台×20×60×0.344元/小时=2.48亿元。
6、经初步测算金虹山片区绿地每年仅环境效益一项合计为2.55亿元。
第十一章 实施建议
1、正确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远期的关系,争取做到分期、分步实施。
2、结合实际制订具体工作方案和工作制度,确保治理措施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3、本次文本和内容在现场充分收资、结合可研和大量取证情况下形成,后期施工图也应在此内容上形成,对于后期具体施工具有指导性。
4、规划设计中没有详细地勘资料。在后期施工图设计和具体实施中,建议补充完善相应地勘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