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区域治理发展及其潜力分析
1.区域治理发展
金虹山及古城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是滇西北汉、藏、白、纳西等民族的交汇带,也是丽江市政府所在地。随着金虹山片区开发建设的逐步实施,特别是金虹山山体绿化的逐步推进,将对丽江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丽江申报国家级园林城市奠定良好的基础。
2.潜力分析
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后,为古城区进一步提高其知名度,使旅游业从粗放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增长奠定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不仅使古城区水清沙净,而且作为进入古城的窗口,又将增加一道亮丽风景线。
第三章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
2、《城市园林苗圃育苗技术规程》GJ14-36等国颁标准;
3、《园林城市评选标准》国家建设部 1996;
4、《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国家建设部 1993;
5、《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城[1993]784号);
6、《丽江市古城区漾弓江上游象山及金虹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7、《丽江市志》;
8、《园林树木学》(南方版);
9、《园林建设工程施工技术实务》;
10、甲方提供的1:500地形图和相关资料。
第四章 项目总体设计方案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着重对自然灾害治理的同时,兼顾治理区的绿化和美化,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统一;建设以提高和改善小流域整体生态功能为中心,通过综合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创新组织管理和运作机制,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第二节 设计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2.坚持治理与保护并重,建设与管理并举。
3.坚持以大流域为依托、小流域治理为单元,各种治理措施科学配置。
4.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实施的可能性,确定各项指标。
5.依靠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生态环境建设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