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设计总体目标
金虹山环境整治工程紧紧抓住当前古城区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通过生物治理、工程治理等综合措施,形成完善的生态防护体系,使整个金虹山穿上“绿装”,最终达到改善古城及周边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的目的,为丽江申报成为国家级园林城市奠定良好基础。
第四节 规划区定位
规划区是丽江市古城区东北面生态“绿”屏。金虹山环境整治工程是丽江市古城区漾弓江上游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节 设计构思
金虹山环境整治工程设计以现状为依托,充分考虑到技术措施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设计:
1.土壤
金虹山现状土壤较为贫瘠,土壤结构复杂,同时电化厂和水泥厂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也导致在其周围土壤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为此考虑在电化厂和水泥厂场地及其周围50米范围内进行客土,山体中部相对平缓区域及山体侵蚀相对严重的地段也进行客土。而山体冲沟部分通过建造谷坊坝等工程措施,减少山体土壤流失。
2.植物
植物选择考虑到当地自然条件情况,主要采用乡土树种作为基调树种。在面山山地相对平缓、立地条件较好区域适当种植观赏效果好、生长较快速生树种,以营造良好的景观;在山体中部由于存在大量人工造林,所以在设计时除保留现有人工造林树种外,还在局部地段加大种植密度;在山体上部现有植被丰富,所以在设计时采用保护和养护相结合,在适当季节间砍伐少量植被,保证植物具有好的采光效果和生长空间;在冲沟或面山汇水地段考虑用当地植物如四季花、火棘等来治理,减少冲刷。
3.绿化浇灌水
整个金虹山山体立地条件较差,地形复杂。由于长期以来受地理和历史诸多因素的影响,整个金虹山环境越来越恶劣,山体绿化覆盖率低,土壤贫瘠,岩石裸露加剧,水土流失严重。因此本设计在绿化浇灌水时充分考虑现状实际,并做出多种方案比较。根据周边水源情况,绿化用水可取两处水源,一是清溪水库,另一处是金虹山后面规划的红星水库(现状为一小水塘),根据水源水量、水质和用水量综合分析,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实施的原则,水源选择为:工程建设初期绿化浇洒用水取自清溪水库,远期在红星水库,建成之后,将把红星水库作为金虹山绿化浇洒水源。
4.地质灾害
针对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面山一带,以及电化厂沟泥石流活动频繁区域和滑坡等潜在的地质灾害,采取生物治理和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重点整治,并修建泵站、引水管道和蓄水池解决浇灌问题,同时加大管护力度,山体中上部进行大量植树造林。
第五章 项目总体规划布局
第一节 总体规划布局方案
根据对现状土壤、植被和灌溉水的立地条件分析,确定以不同立地条件和等高线把规划区划分为三个区域:
1.环境协调区
山脚坡度较缓区域,结合现状地形和周围情况考虑布置环境协调区。在区域内部分地段设置场地和休闲场所,满足附近居民生活需求。该区域在适当地段考虑客土,种植大量园林观赏树木和经济林木。在电化厂附近有宜林荒山荒地和疏林地,同时也有岩石裸露区,在该区域考虑客土种植经济林木如桃、李等,同时结合工程措施加大人工造林;工程方面考虑用谷坊坝处理冲沟,再用绿化植物加以覆盖。而林业公司后山面山部分有保留较好的云南松和人工林,这一区域应保护好现有植物,加大种植密度,在部分景观较好台地种植园林植物,如金竹、果林等;山体雨水汇集形成的冲沟,利用加挡土墙和谷坊坝等工程措施进行改造,同时以灌木类植物如火棘等加以绿化覆盖,使绿化环境逐步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