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生态恢复区
对岩石风化和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称之为生态恢复区,这一区域主要集中在电化厂附近一带和林业公司后山中部。该区域树木稀少,地表覆土较少,立地条件较差,特别在电化厂背部面山部分岩石裸露严重,水土保持能力差。该区域除考虑客土外,对局部地段考虑采用工程治理和生物治理相结合的手段,达到固土养土,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
3.生态保护区
生态保护区位于金虹山山体上部,植物覆盖密,森林植被保护较好,除有大量云南松、栎类等植物外,还有部分藤本类植物。在具体实施时,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立地条件,对于种植植物较多、植被较密地方要适当进行间伐,保证植物具有良好生长条件。在这一区域,除保护和补植现有植物外,还要使之形成山体景观环境的背景层。
第二节 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1.建设规模
本次环境整治工程绿化设计范围是金虹山紧靠丽永公路的面山部分,面积为91.2ha,考虑到实施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整个工程分为近期和远期两部分。其中近期整治工程用地范围为24.9ha.
2.建设内容
金虹山环境整治工程分为生物措施治理和工程措施治理。其中生物措施治理包括封山育林、土壤治理改善、灌溉水源及水体工程、绿化树种选择、植物种植处理;工程治理主要是土方工程,主要包括滑坡、不稳定边坡、泥石流等工程治理。
第六章 生物工程治理措施技术方案
第一节 封山育林工程
封山育林是环境治理中投资小、见效快的重要手段。采用人工封禁方法,培育山地森林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电化厂厂址附近及后山有生长不良、价值较低次生林,可以通过划界治理管护。电化厂附近的冲沟流域及两岸坡陡,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进行人工造林有困难。对低价值林分的改造或者受人畜影响破坏较为严重的林地,可以用封山育林方法恢复。
1.封育管护原则
①因害设防、因地制宜原则
②以封为主、封育结合原则
③管理和保护并重原则
④相对集中原则
⑤具有培育前途原则
2.封育技术措施
①封育方式
据植被覆盖状况,水土流失程度,确定整个金虹山南面采用全封育方式。
②封育措施
人工巡护和设置标志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