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条 楔--楔形绿化
指中心城外围向市中心楔形布置的绿地。将市郊清新自然的空气引入中心城,对缓解中心城热岛效应具有重要作用。
1、规划中心城楔形绿地为8块,分别为桃浦、吴中路、三岔港、东沟、张家浜、北蔡、三林塘地区等,控制用地约为69.22平方公里。
2、建议在严格控制用地的前提下,采取多种方式,尽快实施楔形绿地。
第十三条 廊--防护绿廊
为沿城市道路、河道、高压线、铁路线、轨道线以及重要市政管线等纵横布置的防护绿廊,宽度满足专业系统要求。总面积约320平方公里。
1、河道绿化
市管河道两侧林带宽各约200米,其他河道两侧林带宽度各约25米-250米不等,合计总面积约185平方公里。
2、道路绿化:
(1)高速公路两侧林带宽各100米,主要公路两侧各50米,次要公路两侧各25米,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
(2)中心城区道路绿化应与郊区高速公路、主要公路、次要公路绿带连接。结合城市快速干道和主要干道,构筑景观道路绿色廊道。中心城区的主要道路绿色廊道有:世纪大道、沪闵路-漕溪路-衡山路、虹桥路-肇嘉浜路、曹安路-武宁路、张杨路、杨高路等。
(3)建设连接城市中心、副中心以及区级中心的林荫步道系统,单侧种植2-3排行道树。
第十四条 园--公园绿化
主要指以公园绿地为主的集中绿地。公园绿地是指对公众开放的、可以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规划公园绿地主要有三部分,一是中心城公园绿地,二是近郊公园,三是郊区城镇公园绿地。总面积约221平方公里。
1、上海公园绿地标准
根据国内外城市公园绿地分级标准,综合考虑上海城市实际情况,规划将上海公园绿地按规模分为三级,一级绿地面积为10公顷以上;二级绿地面积为4-10公顷;三级绿地面积为0.3-4公顷。各级绿地均衡布局,保证市民出门500米可以看到一块公共绿地。
2、中心城绿地
(1)规划目标
2005年,内环线内消除500米公共绿地服务盲区。
2010年,消除外环线内500米公共绿地服务盲区。
2020年,公共绿地建设总面积约52平方公里。规划新增二级绿地(4-10公顷)绿地36块,用地面积为1.76平方公里;规划新增一级绿地(10公顷以上)绿地23块,用地面积为7.55平方公里。
(2)根据热场等级遥感图,在中心城的热中心区域,规划建设4公顷以上的大型公共绿地,减缓区域热岛效应。
(3)在市中心和城市副中心、城市景观轴两侧、公共活动中心以及城市交通重要节点大力新建绿地,创造有特色的现代化大都市园林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