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树种规划
1、规划原则
武汉市树种规划以生态优先、遵循自然、丰富景观、突显特色为基本原则。
2、规划目标
依托武汉市丰富的树种资源,以研究、推广为主,引种为辅,力争到2020年城市绿化树种达到500种以上,其中本地乡土树种占到80%以上。
3、树种发展规划
(1)推广应用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本地乡土树种。如:梓树、楸树、黄金树、朴树、珊瑚朴、马尾松、紫玉兰、山胡椒、紫薇、柞木、乌桕、棣棠、算盘子、豆梨、绣线菊、胡枝子、中华胡枝子、紫藤、枫香、旱柳、苦槠、青冈栎、珊瑚朴、构树、枸骨、冬青、胡颓子、蛇葡萄、野花椒、无患子、三角枫、清风藤、盐肤木、化香、满山红、映山红、女贞、络石、荚莲、臭牡丹、牡荆、弥猴桃等。
(2)在生态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国内外相同或相近地理、气候条件下的新优树种。如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地带,海拨在600米以下区系的植物品种。
(3)从生物习性互补、美观和防护功能配合、群落均衡等方面来安排速生与慢生、常绿与落叶、乔木与灌木的植物配置。
速生与慢生:搭配比例根据绿地性质确定,以保证城市绿化的近远期效果。
常绿与落叶:搭配比例控制在4:6。
乔木与灌木:乔木与灌木搭配比例控制在1:8。地被植物要求全覆盖。
(4)明确园林基调树种,形成武汉市园林植物的统一基调和特色。
常绿基调树种:樟树、广玉兰、桂花、大叶女贞、石楠。
落叶基调树种:二球悬铃木、枫香、栾树、水杉、池杉。
七、 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规划
1、规划目标
立足于武汉市现有丰富的植物种类,在保障生态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植物多样性发展。在保护现有2040种植物物种的基础上,近期发展到2500种,中期发展到3000种,远期发展到4000种以上的植物物种,实现我市植物物种的多样化。
2、 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规划
(1)创建以本地乡土物种为主、丰富多样的植物生态群落,保护和重建自然生态系统。
依托武汉市自然资源和立地条件,按本土植物群落模式营造大面积的植物生态群落,并通过绿化廊道相互联通,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以利于保护重要的物种、生物群落及自然环境特征。
(2)建立多级综合保育体系,加强珍稀物种迁地保护。
借助城市中植物园、科研院所、公园、风景区等现有条件及技术优势,以创造植物专类园等特殊生境条件移地保护和优势物种驯化为重点,采取物种层次多样性保护措施,通过科学繁育手段,加快珍稀、孑遗物种数量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