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与周边城市用地、城市道路交通的有机结合
公园设计为开放性公园,为周边居民及外地游客提供便捷,规划设置的公园入口与城市道路的交通方式、流量统筹考虑,设置两个主入口两个次入口及多处生态停车场。在龙王堤与湖滨路相交处及龙王堤与枫林路相交处设置主入口,在咸嘉湖路过桥来西湖文化公园处及公园东南向枫林路上设置次入口,另外还有多处小广场与城市道路连接,方便人们步入公园,做到以人为本。
2、生态性原则
设计对原有渔场自然肌理有选择性的保留;对自然山体和基地内生长良好的树木加以保护;根据公园设计规范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如管理用房、厕所等。保留绝大部分水体并把对水体污染及生态恢复作为首要任务。
对水体净化,采取不但投资低、操作简单、维护和运行费用低廉且效果佳、又能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和美化环境的生物净化的方式。根据生态学的观点,采用陆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对基地水体适当调整,沿湖外围填掉一小部分水体,设置一个上层次的生态造氧圈,既是对湖与城市的隔离防护圈又是岳麓山脉的延续与衬托,且对湖水的净化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另外对保留的决大部分水体的净化则利用不同植物对水质净化效果的不同,合理的进行植物组合,形成多样化的人工生态湿地景观。
3、彰显特色的原则
西湖文化公园前身是西湖渔场,渔场是这个基地的应有特色,结合区域文化特色,体现湖湘文化。方案以“绿”“人”“水”(即:“渔”“莲”)作为主要自然构景元素来营造山水渔歌的意境。即:
平湖银镜映绿影
低堰柳枝邀人行
轻舟落日听渔歌
浮台云间枕莲眠

日景效果图

夜景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