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 况
(一)市域及城市概况
1. 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阆中位于四川省东北部,自古为“巴蜀要冲”。全市幅员面积1877.8平方公里,总人口85.86万人,市治保宁镇,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古为巴国别都。建国初属剑阁专区,1953年划入南充区, 1991年撤县设市,名阆中市。1993年南充撤地建市,阆中市为省直辖,由南充代管。
2. 地形地貌
阆中市地处盆地北沿低山丘陵区,海拔328-889米。
3.地质构造
阆中市位于四川东部台区、川北台陷。区域地质构造简单,褶皱平缓。
4.气象水文
阆中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光照适宜、四季分明,具冬干春旱、盛夏多雨、秋雨绵绵的特点。
5.历史文化及风景旅游资源
阆中市是全省7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保存最大最好的古城,祠庙、古塔、楼台、亭阁等古建筑众多。其中张恒侯祠、五龙庙、永安寺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占了南充全市4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的3个。古城根据我国传统风水学而建,文化考古价值极高。
(二)城市概况
阆中市城区位于市域中北部的嘉陵江沿岸,距南充138公里,距成都351公里,由位于嘉陵江北岸的保宁镇、南岸的江南镇及七里镇三片组成,嘉陵江呈“U”字型环绕老城,盘龙山、锦屏山、东山相峙,相契于城中,是一座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完美体现建筑风水理论的历史文化名城。
阆中市历史悠久,置始已有2300多年,自公元前314年置县以来,历为郡、州、府、县治地,是古金牛道和米仓道的交汇处,一直是川北商业通道和军事重镇。战国时为巴国别都,西汉时为我国天文学研究中心,三国时为蜀巴西太守张飞驻守之地,历经朝代更迭,阆中这块山环水绕、人才辈出的风水宝地,积累了丰富的风景、名胜、古迹资源,沉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留下了今天这座宝贵的唐宋风貌的古城,成为巴蜀重要的文化名都。目前,阆中城内保存和恢复的历史遗迹众多,最具代表性的有:华光楼、张飞庙、滕王阁、川北道贡院、巴巴寺、清真寺、福音堂等,以及约1.5平方公里保存较完好的唐宋风貌式古民居群。1984年阆中被列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其中著名品牌及特色产品有保宁醋、张飞牛肉及丝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