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提升、产业引导
在总体目标和“商业型、休闲式、数字化”的上海市中心城区西部商业中心总体定位的指导下,挖掘中山公园地区商贸、人文和科教三大传统特色,强化“一环三街”的功能结构。提出构建现代商业、多媒体产业、教育培训业、商务商贸业、文化娱乐业、餐饮休闲业和都市文化旅游业七大产业平台的产业引导策略,使得城市设计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具战略指导性。

规划用地图
因地制宣、创新理念
规划根据中山公园地区特殊的空间环境、现状条件,以及交通和功能等需求,提出构建立体化交通和立体化公共空间的复合体系的设想,并富有创意的在其核心区规划设计空中二层步行平台,成为提升中山公园地区形象和强化商业联盟的重要空间载体。
①总体空间布局——中山公园地区总体城市设计的目标是促进已有建筑和新建建筑和谐共生,构建立体化的公共空间体系、强化标志景观的视觉引导性,塑造特色鲜明的地区形象,突出现代时尚的地区个性。
②用地与建设规模——中山公园地区总用地为41公顷,其中商业文化办公混合用地占40%,居住和商住混合用地占30%,道路交通用地占26%。规划总建筑面积约为137万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占32%,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占67%,市政设施建筑占1%。
③空中商贸平台设计——规划富有创意地提出构建空中二层商贸平台的构思,得到了区委区政府以及各商业企业的广泛认可,在上海中心城区规划设计中属于首创。规划利用城市主干道上方空间,在中山公园地区中心位置布置富有现代感的二层商贸平台,不仅有效解决轨道交通三号线站点对该地区的景观影响,解决地面人车交通混杂等矛盾,同时还能创造独特的地区景观形象,营造趣味性和实用性兼具的中山公园地区标志,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勾连周边大型商业设施,提高该地区商业商贸的吸引力和魅力,塑造地区整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