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分区图
6 规划布局
公园设置四个入口,分别为南入口、西入口、东入口,另外在南入口东侧设置水上入口。其中,最主要的人流从南入口进入,可以换乘游艇或者电瓶车到达各景区,西入口主要接待滑雪场和湿地观赏区游客,东入口主要考虑从亲水大街方向来的游客,以及东面农场新镇和休闲度假区的游客。
公园的交通组织分为车行系统、自行车行电瓶车行系统、船行系统和步行系统。其中景观路和堤仅限电瓶车自行车通行,限制车辆进入。
公园南面入口区作为主要的综合接待和车、船、电瓶车、自行车换乘中心,保留良好的原有芦苇湿地作为核心保护区,除了东侧开设一条水上航线以外,禁止游客进入。其北面作为主要的生态缓冲区,安排平缓的水上观赏活动。东面的水上活动区开展水上运动,而北面的休闲娱乐区主要是更多参与性的浅水活动。利用北面西侧的现有鱼塘水网,根据大小西湖连通工程的需要,疏通北面水系。绕城高速以南,沿水开展渔家乐、农家乐活动;绕城高速以北,重建湿地生境,同南侧芦苇湿地一起,作为未来主要核心保护的鸟类栖息地以及不受干扰的繁衍地。
公园设立12个精品景区:“苇荡飞鸿”(核心保护区)、“雪山飞鸟”(滑雪运动区)、“柳岸闻莺”(湿地观赏区)、“阅海水苑”(休闲度假区)、 “水韵江南”(休闲游乐区)、“西夏民耕”(农家乐)、“江枫渔火”(渔家乐)、“贺兰绿海”(生态观光区)、“长溪飞鹭”(鸟类科普区)、“阅海观雪”(生态游憩通道)、“天天渔港”(湿地观赏区)、“天街灯火”(南部餐饮一条街——商务休闲),控制范围内还有穆斯林大世界景区。另外设置管理服务区、入口服务区、南入口、西入口和新镇作为公园的服务支撑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