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切实有效的污染源控制
对于沙坑内部原有垃圾进行分类清理,对于能够自然降解的垃圾(如纸张、纯绵制品、食物屑)就地远离水体进行掩埋,而对于难以自然降解的部分(如电池、塑料、金属、玻璃等)进行清除。
沙坑水体水源为现有污水处理厂处理的中水,采用化学混凝和石英砂机械过滤器+砂滤池组合工艺实施深度处理,处理后的水质满足基本水质的要求。但由于设计采用水体汇于南坑并最终自然下渗,回补地下水,为避免地下水源受到污染,采取了以下措施:
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出水量为4万吨/日,水处理工程设施亦分为近远期,目前实施工程按2万吨/日设计,但湿生地和生物活性滤池兼按照远期排放量作出预留。
计算湖泊氮、磷环境容量,采取总量控制(控制指标TP、TN、BOD、COD、TSS),削减外污染源(非点污染源)的入湖负荷。
以高科技微生物菌种“98-活菌素”系列产品为先锋菌群,采用微生物固定化措施(ZB-生物活性高效厌氧反应池),有效的去除进水污染源造成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因子TP(总磷)、TN(总氮)和BOD5、CODcr、SS等主要有机污染因子,达到水体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和水环境修复的目的。
结合多途径、多措施的生态恢复技术,实现增加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和输出,延长水中食物链,依靠各类生物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体最大程度恢复固有的“自然净化能力”。
5、强调对物质的再利用,减少资源消耗
在自然界中,没有绝对的“废物”。营养物质是在不停的循环之中,其本身是一个自循环的平衡系统。
大沙坑原有大量的砂石、卵石,本身就是一种
很好的材料,在设计中均给于了很好的利用,如垫层的使用、挡墙的砌筑。(图6、7、8),此外,由于原有材料的重新利用,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建设成本,而且很容易使设计保持沙坑原有风格。
沙坑水体水源采用中水也同样强调了水的循环利用,经过净化的水由南坑回灌地下,完成完整的循环。此外,整个沙坑中仅在极少数区域采用了喷灌系统,尽可能地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图6 原有卵石的在水系中的应用(施工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