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主城区规划
6.1 规划结构
依据城市总体布局结构及城市组团职能分工,新堤主城区形成“一轴、两心、一带”的规划结构。
“一轴”:即由文泉大道、丰收渠构成的城市东西向发展轴,城市文教、体育中心和新技术产业中心。并分别向东、西扩展,延伸到金湾组团和石码头组团。
“两心”:即现状已初具雏型的内荆河两侧老城区行政、商业中心和内荆河东侧的城市文教、体育中心和新技术产业中心。
“一带”:即沿内荆河两侧城市特色风光带。以临江的荷花广场为起点一直向北延伸至城市外环。沿河两岸进行用地调整,大面积设置滨河绿带,疏通沿河路。
6.2 城区用地功能组织
表6-1 主城区用地职能分工一览表

6.3 居住用地
以建设多层住宅为主,坚持居住相对集中的原则,使住宅建设量与人口容量相协调,提高城市土地效益,努力为城市居民创建优美、舒适、安全、方便的现代生活居住环境。在加强新居住区规划建设的同时,加快旧城改造,对城市主城区进行用地转换,增加第三产业用地,增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创造良好的城市居住环境。集中紧凑地组织生活居住用地,提高城市居住区综合开发率。按住区建设原则,根据居民生活层次不同需求,配置各级公共服务设施,注重各项市政设施配套,增加绿地指标,提高环境质量。规划期末2020年,居住用地612.6公顷,占建设总用地24.8%,人均23.56平方米。
主城区生活居住用地布局:
(1) 按城西北区、城西南区、城东北区、城东南区四片居住用地空间分布,城西南区人口密度偏大,城东南区、城东北区人口密度相对偏低,城西北区建议低密度开发。
(2) 加快城区村庄改造及旧城改造步伐,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适度控制生活居住用地总量的增长。
(3) 按住宅需求确定新建住宅所需用地,采取“不饱和供应政策”,主要应通过用地置换,在旧城区外围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城市住宅新区。
(4) 提高城市房地产综合开发率和城市住宅成套率。
(5) 按国家标准,有计划、有步骤的建设城市居住区和居住小区,配套完善居住区级公共服务及市政设施,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