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3噪声环境整治对策
⑴建立市区外环路,过境车辆走外环路,入境车辆经外环路进入车站,控制主城区的流动声流。
⑵建设噪声达标区,严格控制居住、文教、机关区域的噪声污染,逐步提高环境噪声达标区的覆盖率。
⑶需监测的城市道路交通干线包括:茅江大道、州陵大道、乌林大道、文泉大道、宏伟北路。
9.12.4 水环境整治对策
⑴水源卫生保护:取水点周围半径100米的水域内,严禁捕捞、停靠船人,游泳和从事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并应设有明显的范围标志。取水点上游1000米至下游 100米的水域,不得排入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其沿岸防护范围不得堆放废渣,不得设立有害化学物品仓库、堆站或装卸垃圾、粪便和有毒物品的码头,沿岸农田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及施用持久性或剧毒的农业,不得从事放牧等有可能污染该段水域水质的活动。
⑵雨污分流。改造城区排水系统,让雨水与城市污水分流,雨水排入老闸河。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进入处理系统,电镀废水点源治理,减少污水处理量。
⑶建茅江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3万吨,COD去除率85%。
⑷新堤办事处内建一个具纳污、净化处理、生物养殖、灌溉的多功能生物氧化塘系统,处理能力不小于1万吨,COD去除率85%。
9.13 环境卫生设施
9.13.1 垃圾量预测
2020年26万人,垃圾转运量350吨/天。
9.13.2 垃圾收集与处理
⑴垃圾收集: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一般不应超过70m。生活垃圾逐步实行袋装化。在道路两旁设置废物箱,商业大街每25~50m、交通干道每50~80m,次干道每80~100m设一废物箱共计1600个。
考虑河道水上漂浮物打捞,须定期打捞水上垃圾,清洁河道。
垃圾集中至垃圾中转站后转运至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⑵垃圾转运站的设置:小型转运每0.7~1km2设置一座,主干道每500~800米设置一座(结合公厕建设),用地面积不小于100m2,与周围建筑物的间距不小于5m;小型转运站总计210座,其中现状已有140座。
⑶垃圾处理设施:保留新联村的垃圾填埋场,并扩大规划,处理能力12万吨/年,使用年限25年。近期卫生填埋,远期部分处理;适当增加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比如垃圾焚烧炉。
9.13.3 环卫所的调协
⑴中转站:2020年城区集装箱式垃圾转定结数量达到26座,平均每座服务人口约1万人。
⑵洒水车:规划采用洒水能力为10500m2/h的洒水车,每辆每天工作2次,每次2小时,则洒水车需达到15辆。
⑶垃圾运输车:根据预测2020年平均日产垃圾量约350吨,需增加5吨垃圾车35辆、2吨小型垃圾车18辆。
⑷粪便运输车:根据预测2020年需清运的粪便量为36吨/日,需5吨位粪便运输车3辆,2吨小型车辆2辆。
⑸特殊垃圾运输车:市区配置一辆特种垃圾运输车,负责整个市区的特种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