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过江交通是城市交通的关键,规划长门、 南磐、青洲、魁岐、鼓山、前横、达江、龙潭、尤溪洲、祥坂、淮安、湾边、峡南等处设过江大桥,桥头两端的用地需严格控制,应加快大桥建设的速度。
80.规划在城市出入口、主要交通设施、 大型公共活动设施、新建住宅区等因地制宜地布置公共停车场。公共停车场面积宜达到0.8-1.0m2/人,服务半径200-300M。停车场的配建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81.适时建设快速大运量的轨道交通,使之成为客运交通的重要承担者。轨道交通先建成南北向新店-城门,东西向鼓山-建新的干线。远景再建设环线,并延伸到国际机场。
规划2000年公交车辆增加至960 辆,2010 年增加至2350辆,2010年城市公交里程291公里,公交线路网密度2.11公里/平方公里。要适时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汽(电) 车保养场和公交停车场。
十、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82.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逐步提高电力、电信、邮政、燃气、供水、排水、防洪、排涝、消防、人防、抗震以及环卫等基础设施水平,实现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满足城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83.预测2010年福州用电总负荷247万千瓦(其中, 中心城196万千瓦),平均负荷密度1.53万千瓦/ 平方公里,总用电量140亿千瓦时,人均年用电量7000千瓦时。 主要由省网供电。
84.福州电网以500KV线路为骨干,220KV、110KV线路为主体,10KV网络为基础,全面覆盖。其中,500KV 为单环网,220KV为双环网,110KV成网络状。
规划期末,新建500KV变电站2座,220KV变电站11座,110KV变电站57座, 进入中心城的供电线路逐步实行电缆化,变电站为户内式,其他供电线路也要按现代化的要求加以改造。要严格控制高压走廊保护区,220KV 线路控制宽度30M,110KV线路控制宽度20M。
85.通信规划必须坚持“新技术、高起点、大容量”,“适度超前、协调发展”的原则。2010年要实现市话普及率55部/百人,主线普及率46部/百人,市话用户92万户,移动电话200万路端,无线电寻呼400万户。
规划2010年要建设2个长途电信枢纽和38个母局,10个模块局。同时,相应地建设电信主干线和配线管网,电信线路实现“光缆化”。
86.结合城市布局增设邮政网点,服务半径不超过500米。至2010年共设邮政枢纽五处,邮电分局12处,邮电所100处。
87.燃气气源主要采用液化石油气, 并逐步向天然气转换,推行管道化。气化率2010年达到95%,供气总量18.57万吨/年,管道普及率80%。
88.城市供水水源取自闽江。 敖江作为饮用水第二水源,由山仔大型综合利用水库补给饮用水。
89.中心城综合用水定额2010年采用0.732-0.788m3/人.日,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5%,预测用水总量达到138.6-149.0万m3/日。建设西区、北区、东南区、新东区、山、城门7个水厂。2010年供水能力要达到157万m3/日。要提倡节约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市区三组团各自建设水厂,独立供水。综合用水定额采用0.65m3/人.日,预测马尾组团总需水量为8.4万m3 /日,长安组团为7.82万m3/日,琅岐组团为4.42万m3/日,建设水厂规模分别为:马尾水厂9万m3/日,长安水厂8万m3/日,琅岐水厂5万m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