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心城总体布局
33.福州依江傍海,山水相间, 中心城分布在闽江两岸。 根据城市成长过程和山水条件, 规划把中心城划分为一个中心区和六个分区,六个分区环绕中心区布置,形成“单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
34.中心区包括鼓楼和台江,北至铁路,西、 南临闽江,东至晋安河,规划人口69.48万人(含暂住人口, 下同),建设用地50.01平方公里。
中心区既集中体现城市的中心职能特点,又集中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华。东西河以北,主要布局行政、金融、文体和旅游服务中心;东西河以南,主要布局商贸中心。八一七路及其周围地带,是福州城市自北向南发展的历史轴,以体现历史文化为主展开布局; 沿闽江的江滨地带是福州城市东西延伸的现代化发展轴,以新兴开放的现代城市功能区为主展开布局。
35.鼓山分区在晋安河以东,鼓山以西, 登云水库以南,闽江以北,规划人口29.21万人,建设用地25.26平方公里。
鼓山分区是城市近期发展的主要地区,以生活居住和工业为主要功能。南部临江为国际中心、新世纪城等高级功能区,东北部为福兴工业投资区和铁路站场,其余为生活居住新区。福兴投资区要限制发展规模,减少工业污染,避免对鼓山风景区和生活居住区造成不良影响。
36.新店分区位于铁路以北,众山环抱。 规划人口17.45万人,建设用地15.12平方公里。 新店分区是城市近中期发展的新区,以发展生活居住和轻型机械工业为主。工业用地主要布置在南平路北侧,南面结合铁路客运站建设物品流通和综合服务中心。临山地区的发展要协调好和森林公园及其它山体林地、耕地、果园的关系。
37.金山分区位于南台岛北段,规划人口11.90万人,用地9.95平方公里。洪山桥以南地区是城市的高级住宅区和花木生产基地。洪山桥以北的淮安地区, 是城市的重要文教区。位于该分区内的金山投资区应控制发展规模,主要发展少污染、高科技工业。
38.建新分区位于南台岛中段,规划人口8.35 万人,用地6.50平方公里。该分区以发展生活居住为主,保留部分果林、花木种植园,保持“百花园”的特色。
39.仓山分区位于闽江南岸, 八一七路历史发展轴的南端,规划人口21.59万人,用地15.95平方公里。该分区是城市的文教区和居住区。要进一步配套完善首山文教区,结合建设仓山高科技园区,保留历史遗留的外国领事馆和住宅建筑特色区域,突出依山傍水的特色。
40.盖山分区位于南台岛南段,规划人口12.02万人,用地10.51平方公里。该分区以发展加工工业为主, 适当发展与之相配套的生活居住区。
41.旧城改造要调整产业结构和用地结构, 突出发展第三产业,完善城市中心的职能。旧城改建要成片开发,综合配套,增加绿地,增加市政设施和公用服务设施,完善道路系统和交通设施,保护文物,保持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和特色,进一步改善居住条件和城市环境。
42.加快住宅建设,提高居住水平, 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中心城2010年人均居住用地比1995年减少3.65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到15平方米。居住用地人口毛密度原则上按如下指标控制:鼓台中心区470人/ 公顷, 仓山分区400人/公顷,鼓山、新店、盖山、金山、建新分区350人/公顷,马尾、长安、琅岐外围组团330人/公顷。 旧城住宅区组织结构采取街坊形式, 一个街坊由城市主次干道围合而成,用地面积50-100公顷。 新区和旧城住宅区建设均应相应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