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主城区是都市发展区的核心,以调整优化为主,重点培育和提升城市服务功能,集中发展金融商贸、行政管理、科教文化、信息咨询、旅游休闲等服务业,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的现代服务中心。
依托区域性交通干道和轨道交通组成的复合型交通走廊,由主城区向外沿阳逻、豹懈、纸坊、常福、汉水、盘龙等方向构筑六条城市空间发展轴。整合新城和与之联动发展的新城组团,形成东部、东南、南部、西南、西部和北部等六大新城组群。各新城组群是武汉城镇化的重点发展区,承接主城区疏解的人口和功能,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按照设施共享、分级配套、服务便捷的原则,建设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
主城区的滨江核心地段聚集大型区域性的公共服务职能,形成城市主中心,在主城区适当的重要地段和各新城组群建设城市副中心和组群中心,对主中心起支撑和疏解作用。在各城市组团建设组团中心,形成三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二、东部新城组群
26.东部新城组群依托武鄂高速公路、汉施公路、青化路、轨道1号线及阳逻市郊铁路等主要交通线轴向拓展,在长江下游两岸布局阳逻新城和北湖新城,通过阳逻长江大桥相互联系,呈横跨长江的“双城”布局形态。组群中心布置在阳逻柴泊湖东北岸,建设港口物流信息中心,承担服务东部组群的公共服务职能。
东部新城组群主要通过引导主城区钢铁制造、装备制造和化工企业等工业外迁,形成以重化工和港口运输等为主导,纺织业和其它制造业相配套的武汉重型工业发展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84平方公里,人口50万人。
27.阳逻依托长江水运和岸线优势,建设国际集装箱转运枢纽,以电力工业、机械装备制造业、钢材深加工和纺织业为主导,大力发展港口贸易,逐步建设工贸并举的现代化港口新城。北湖利用良好的水域建港条件,建设大型石油化工工业基地,配套发展其下游产品产业链,逐步建成化工产业集聚发展的武汉化工新城。左岭以精细化工产业为主,在全井村一带布置居住生活区。
28.东部新城组群要科学合理地利用长江深水岸线资源,保护涨渡湖、五一湖、陶家大湖、严西湖、严东湖、白浒山等自然山水资源,严格控制白浒山一严东湖一严西湖一线以及武钢东部的生态防护绿地,降低环境污染对城市的影响。各项建设活动要严格控制建筑高度,确保阳逻军用机场的飞行安全。
三、东南新城组群
29.东南新城组群依托武黄高速公路、珞喻路延长线、轨道2号线等交通干线轴向拓展,包括豹澥新城和流芳组团,形成“一主一副”的布局形态。组群中心布置在豹澥新城武黄公路北部,布局高新技术博览、创新研发中心,承担服务东南组群的公共服务职能。
东南新城组群主要依托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化建设,形成以光电子、生物医药和机电一体化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区。规划建设用地65平方公里,人口58万人。
30.豹澥重点发展以光电子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创新研究、成果孵化、科贸服务和规模化生产相结合的现代化科技新城。流芳建成以教育科研、生态居住、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物流为特色的新市镇。
31.东南新城组群要加强对梁子湖、汤逊湖等水资源的保护,采取截流排污等防治措施,确保良好的水体生态环境。龙泉山要充分利用楚王墓等历史遗迹,加大景区景点建设力度。加强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的建设,通过植被的综合改造,形成良好山体绿化环境,营造东南新城组群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旅游休憩空间。控制自九峰到梁子湖之间的水系通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