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桂林市域范围内的县域交通网络
第十四条 按国家有关规划将湘桂铁路改建、扩建成复线计划改建成电气化铁路。
第十五条 以桂黄一级公路、规划中的桂林——湖南高速公路为交通主轴,将灵青公路提高至二级公路,乡与乡之间公路路面硬化。
第十六条 开发漓江、甘棠江水运通道,水运交通以货运为主客运为辅,并积极开发水上观光旅游线。
第四节 旅游体系规划
第十七条 县域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中部、西部三个旅游区内。
东部旅游区有大圩漓江风景区、海洋山风景区:主要包括万寿桥、古东瀑布群、海洋银杏林、灵泽庙、明心寺、小平乐古松林、穿岩、磨盘山、犀牛望月、金山岩、潮田南圩壁画、大境岩等景区、景点。
西部旅游区有青狮潭风景区,金陵、大庙风景区,九屋森林公园、兰田瑶寨(风情旅游区);主要包括龙岩、佛塔岩、象鼻山、鲁迅石像、九仙山、东江、西江、岩山“小桂林”、金山院佛教旅游点等景区、景点。
中部旅游区有尧山旅游区、定江莲花岩风景区;主要包括南边山地质遗迹、灵田原始义亭、千秋峡、龙泉、三狮赶象、迪塘明代建筑等景区、景点。
第十八条 充分开发县域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交通设施,形成东线、西线、中线三条旅游游览线路。
① 东线:
灵川——桂林——大圩(漓江风景区)——海洋(风景区)——兴安(灵渠风景区)——灵川。
② 西线:
灵川——青狮潭(风景区)——九屋森林公园、兰田瑶寨(风情旅游区)——龙胜矮岭温泉(风景区)——桂林——灵川。
③ 中线:
灵川——定江莲花岩(风景区)、南边山地质遗迹——尧山(风景区)——三街冀王城、龙泉、千秋峡(风景点)。
第三章 城市性质、规模及规划区范围
第十九条 灵川县城城市性质: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桂林城北的门户及物流园区;桂林中心城外围工业基地;桂林城市的生态保育区。
第二十条 城市规模:
近期2010年:县城人口发展规模为10.5万人,其中城北区(即老城区,以下同)人口6.5万人,城南区(含八里街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部和定江集镇,以下同)人口4万人。县城用地发展规模为13平方公里,其中城北区7平方公里,城南区6平方公里。
远期2020年:县城人口发展规模为22万人,其中城北区人口12万人。城南区人口10万人。县城用地发展规模为27.6平方公里,其中城北区用地18.33平方公里,城南区用地9.34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