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发展目标、性质
1.规划期限
近期:2007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0年
远景:至2030年
2.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市域、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
⑴市域
范围:包括宣州区、宁国市、郎溪县、广德县、绩溪县、泾县、旌德县一区一市五县在内的宣城市行政管辖地域范围,面积12340平方公里。
⑵城市规划区
范围:根据《城乡规划法》规定,界定城市规划区总面积为565.5平方公里。
⑶中心城区
范围: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及敬亭山风景区、扬子鳄湖、周边部分相邻的农田、水域的用地范围,总面积 150 平方公里左右。包括65 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建设用地以及周边 85平方公里左右的生态用地和农业用地。
3.城市发展总体目标
至2020年,逐步形成“三个基地、一个枢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新型加工制造业基地; 面向长三角的优质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以自然生态和宣城地域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皖苏浙边界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努力成为安徽省“科学发展的先行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先行区、在中部崛起的先行区”。
4.城市性质
皖苏浙毗邻地区新兴工贸城市、宜居的生态城市、历史文化名城。
5.产业发展方向
(1)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加快发展优质粮油、特经作物、畜牧养殖、特种水产,建成全国重要的家禽产品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2)第二产业: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努力提升工业化水平。
大力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 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机械电子、建材原材料、医药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五大产业,建成全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水泥生产基地、耐磨材料生产基地、药用包装材料生产基地和农用化工生产基地;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在新材料、生物医药、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等领域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