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市域产业发展思路与空间布局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浙西“洼地”中以“率先崛起”为目标,以“兴工强市、借力发展、特色推进”为发展战略,运用“集约、集群、集聚”发展的理念,引导产业向江山经济开发区以及乡镇工业功能区等工业平台集聚,改变“四处开花”式的工业开发现状,整合建设用地指标,发挥规模效应。在《浙江省工业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试行)》(2003)的基础上,结合江山产业发展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容积率控制指标,结合闲置土地盘活政策、高强度开发鼓励政策等一系列制度供给保障土地利用集约化,提高江山土地产出率,充分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
产业结构:整合现有工业平台,引导相关上下游产业集聚,形成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和地位的机电制造、新型电光源、消防器材、竹木加工以及未来可能发展成为江山主导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等形成的“4+X”产业结构,培育、促进相关专业市场的发育成长,实现二三产业的良性互动。

产业空间布局:“一心三区”
加快实施“兴工强市、借力发展、特色推进”发展战略,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形成“一心三区”的市域产业空间总体结构:
一心:指中心城市,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旅游服务中心,重点发展现代生活、现代服务业及先进制造业,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力和带动能力。
三区:指城北工业新城经济发展区、中部特色工业经济发展区及南部生态经济发展区。城北工业新城经济发展区依托江山经济开发区江东区块及四都工业功能区重点发展机电制造、机械制造等产业。中部特色工业经济发展区主要依托莲华山区块、十里牌区块、高新技术区块等平台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消防器材、机电及装备制造、竹木深加工、精细化工等产业。南部生态经济发展区依托南部9个乡镇的资源特色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生态特色农业及绿色农产品加工业。
(2)第一产业——九大基地
规划设九大基地:食用菌基地、竹木商品林基地、森林食品基地、绿色食品茶叶基地、花卉苗木基地、无公害粮食基地、生态渔业养殖基地、畜禽养殖基地、江山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第二产业——以江山经济开发区为主体,乡镇工业功能区(2个工业功能区)为补充的“一体两翼”二产空间布局。
提升优化传统产业、致力做大“4+X”产业、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以江山经济开发区为主体,乡镇工业功能区(2个工业功能区)为补充的“一体两翼”二产空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