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空间结构
按照“江轴聚园、山廊串景、优城特镇、梯次推进”的发展思路,整个江山市域形成“一带两片”的空间结构。
一带:沿江山港依托46省道、48省道和江贺公路等三条交通干线,形成江山市最主要的城镇空间发展带,也是最重要的工业产业集聚带。主要包括虎山、双塔、贺村、淤头、新塘边、清湖以及碗窑、上余、四都等区域。其中将双塔街道、虎山街道、碗窑乡以及清湖镇界定为中心城区范围。
以中心城区建设为核心,以交通走廊、江山港为引导,重点发展工业产业与城镇建设空间。中心城区发展居住、商业、行政、文化、产业等综合性的城市功能,承担全市的公共服务职能;其他城镇通过特色专业化职能的发展,形成与中心城区之间的经济网络化格局。
两片:根据自然地理条件、乡镇行政区划、发展资源,以主要城镇为核心,整合发展空间和各区特定发展功能,形成北部功能片和南部功能片2个城乡发展片。
——北部功能片
主要包括大桥、坛石、大陈,以发展农业产业为主。
——南部功能片
主要包括峡口、凤林、长台、石门、廿八都、保安、双溪口、张村及塘源口,以发展生态旅游及现代农业为主。在南部功能片建设“五景区、九基地”。
四、 综合交通规划
发展目标
(1)15分钟近郊乡镇交通经济圈
通过国省道连接线的建设,使市区在15分钟内达到近郊乡镇,包括长台、石门、碗窑、贺村、坛石、大陈、四都及上余,构建近郊15分钟交通经济圈。
(2)30分钟市域城镇交通经济圈
通过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使市区在半小时之内能达到各城镇(南至廿八都,西南至凤林,西至大桥、新塘边),构建市域半小时交通经济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