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公共交通规划
规划要求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体系。
规划期末城区公交线路密度达到3km/km2以上,城市边缘地区达到2km/km2以上。
规划1处公交保养场,与公交停车场联合设置,位于酒金路靠泉湖公园附近,占地4公顷。
规划期末,酒泉城市出租车总量应该控制在1200辆以内。
4、道路系统规划图

七、绿地与水系统规划
1、绿地规划结构
酒泉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形成“一环、二带、三廊,多点”的布局结构。
“一环”是指在主城区和二个产业活动区外围布局300米宽的环城绿带,构成城市的生态防护屏障,进一步强化绿洲城市的空间格局和环境景观。
“二带”是指两条结构性生态景观带:蓝色生态景观带(主城区西北侧的北大河及沿河生态绿地构成主城区与西石滩产业区之间的分隔过渡空间)和绿色生态景观带(主城区南缘的农业观光区形成主城区与高新技术工业园南园之间的分隔防护空间)。
“三廊”是指城区內部与外围郊野生态绿地贯穿渗透的三条主要绿色生态廊道。城西区的世纪大道绿廊采用道路中央布局的方式,宽度为40米;高新技术工业园南园规划绿廊,沿花园路两侧布局,单侧绿化宽度确定为40米;高新技术工业园西园规划绿廊位于北园路和南园路之间,东西向贯穿本区中央,规划宽度达200米。
“多点”是指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均衡布局城区公园和郊野公园,为市民提供集观景、休憩、锻炼于一体的绿色空间。其中,城区公园包括泉湖公园、滨河公园(规划名)、雁荡湖公园(规划名)等;郊野公园包括北郊公园、世纪公园、航天博览园、植物园、森林公园、法幢寺风景园和高新农业观光园等。
2、绿地规划布局
酒泉城区绿地系统由公共绿地和生产防护绿地构成,规划绿地总面积达520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2.3%,人均绿地面积15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面积352.9公顷,防护绿地面积167.1公顷。规划将城市绿地的保护范围(绿线)纳入规划的严格控制范围,不得随意变更。
1)公共绿地
酒泉城区的公共绿地形成以“市级公园绿地——居住区级公园绿地——街头公园绿地”三级绿化体系为主体,“点线互联、有机渗透”的绿色网络。
2)生产防护绿地
规划沿飞天路-纬一路、解放路两侧设置10-25米宽的防护绿带。同时,沿重要高压线走廊、铁路线两侧、以及污水处理厂等具有污染性质的重要设施周围,设置防护绿带。酒泉城市污水厂西侧地块,可作为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必要的苗木、花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