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城轨交通规划
根据长株潭一体化规划中城轨交通规划,规划市区轨道交通网总规模35公里,呈十字型布局。
十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人均绿地10.62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8.02平方米,绿地率35%,绿化覆盖率45%。
以湘江风光带为主干,河东城区枫溪港、建宁港、白石港、霞湾港绿带与河西城区华山路绿化带、长江西路绿化带、栗雨片区中央绿带以及城市快速环道绿带组成城市绿色带状网络,结合城市道路绿廊,连接城市公园绿地、附属绿地,绿化广场,形成环、楔、廊、园有机联系的城市绿地系统。
十五、环境保护规划
一、保护措施
一)合理规划,预防污染;
二)改善能源结构,控制大气污染;
三)加强工业污染的防治;
四)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整治;
五)加强对城市水体的保护,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
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
七)加强对城市声学环境的保护;
八)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建设生态园林城市;
九)重点加强对清水塘地区环境的综合整治;
二、清水塘地区污染防治规划
一)控制以SO2、粉尘为主的大气污染和以Hg、Cd、As、氨氮为主的水污染,到2010年,该地区工业企业污染物全面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环境容量允许范围以内,环境质量全面达到环境区划要求。具体措施如下:
二)重点治理株冶、诚信化工、永利化工、智成化工、株洲火电厂等主要排污企业。
三)抓好节能、节约资源,充分利用工业“三废”,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建立循环经济产业园。
四)完善清水塘地区道路系统,改善地区排水设施,大幅度削减工业废水排水量和污染排放量。
五)制定地区土壤改良、植被种植规划,改善恢复自然生态景观。
三、酸雨防控规划
一)酸雨综合防治目标:到2010年,削减SO2排放总量,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争取使空气中SO2、二氧化氮浓度稳定在国家二级标准,酸雨频率低于10%;到2020年,空气中SO2、二氧化氮浓度稳定在国家二级标准,酸雨频率稳定在10%以下。
二)酸雨综合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新污染源产生;
2、实施SO2排放许可证制度,积极推行排污交易政策;
3、全面推行SO2排放收费制度;
4、采取加快城市绿化建设、推行清洁燃料、加快SO2排放大户的治理进度,加强小型燃煤锅炉的污染控制等综合防治措施,严格控制SO2排放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