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道路交通规划
4.1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4.1.1 道路系统功能构成及等级划分
本规划区道路分为三个等级:工业园主干路(红线46米、40米、36米)、工业园次干路(28米)和支路(20米、16米)构成。
4.1.2 路网结构
工业园道路可概括为以工业园主干路为骨架的“三纵三横”的结构形式。
三纵——兴工路(46米)、兴业路(40米)和兴园路(准快速路,36米)
三横——攸衡路(40米)、新城路(红线36米,绿线56米)和工业路(36米)
工业园路网呈近似方格网状格局,园区主要通过攸衡路、新城路和工业路与主城区相连,方格网形状的布局形式既有利于工业园的土地利用规划,又保证工业园交通系统的通畅、安全。
4.2 主要交叉口形式及其用地控制范围
工业园内道路相交均采用平交形式,主干路相交时交叉口需展宽。主次干路交叉口均采用信号灯控制。
4.3 道路竖向控制
园区道路最高控制点标高为99.00米,最低控制点标高为76.50米,园区主干路纵坡控制在0.2%-3% ,次干路控制在0.3%-5% ,支路控制在0.2%-6%,道路横坡在1%-2%之间。
4.4 公交停车港的布置要求:
本规划区公交停车站台布置方式为沿人行道设置,公交车停靠时占用一车行道。公交站距为500-800米。工业园设置公交始末站一个,详细情况见“公共交通设施规划一览表”(表4.6-3)。
4.5 道路相关技术指标
园区主干路网密度为2.19km/ k㎡,园区次干路网密度为1.71km/ k㎡,支路网密度为2.86km/k㎡ 。
4.6 附“规划道路控制一览表”(表4.6-1)、“规划路网密度一览表”(表4.6-2)、“公共停车场规划一览表”(表4.6-3)和“公共交通设施规划一览表”(表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