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附“中小学规划一览表”(表5.2-1)。
表5.2-1 中小学规划一览表

6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6.1、给水规划
6.1.1、水源及给水方案
工业园近期以现有水厂为水源,分别从攸衡路、兴工路引入进水管。远期因工业园距市区水厂较远,水压偏低,而且工业园位置处于洣水河下游,距县城污水处理厂又近,故新建水厂不符合实际要求。 故结合实际情况在新城路和兴工路交叉处设置给水加压泵站进行二次加压, 供工业园大部分生活、生产、消防用水。
6.1.2、用水量
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及用地性质,得出各用地取水指标,算出最高日用水量为11.80万 m3/d。
6.1.3.管网布置
本工业园采用近远期相结合供水方式,管网环状布置。管径采用DN100~DN400,管道沿道路东南侧埋设;覆土深度由外部荷载,给水管强度及管线交叉情况确定,一般街道为0.8m~1.0m,人行道下0.6m~0.8m,管道材质选用孔网钢带塑料复合管。 沿主要干道,间距120m处布置SS~100消火栓一个。
6.2、污水工程规划
6.2.1.排水体制
规划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
6.2.2.污水量
规划区的污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80%计算,即8.52万m3/d。
6.2.3.管网布置
根据工业园规划,依道路及地形特点,尽可能在路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沿道路东南侧埋设管道,让最大区域的污水能自流排出,近期排入工业园附近的沟渠,远期流至污水处理厂。污水管道采用混凝土管或钢筋混凝土管。
6.3、雨水工程规划
根据规划的自然地形、地貌划分排水流域,将雨水分区排放,沿道路西北侧埋设管道,结合暗管、暗渠及盖板明渠方式,尽量利用地形,重力排入洣水河。雨水管道采用混凝土管或钢筋混凝土管。
6.4、电力规划
根据工业园区的用地性质确定其用电指标,测算出规划区内的用电负荷为29.6万kw,综合同时使用系数为0.5,有功功率为14.8万KW。
根据工业园的用电负荷及实际情况,分别规划一座220KV变电站和两座110KV变电站,即新城路西北侧规划一座220KV变电站、新城路与兴旺路交叉处规划一座110KV变电站、吉兴路西南侧规划一座110KV变电站。另规划5座10KV开闭所用于提供工业园区内近远期的用电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