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城市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第三十二条 城市建设用地布局的基本方针是改变铁南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过大的现状,控制总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完善“两片四区”的各项功能,提高其环境质量。城市建设用地布局的重心将逐步从完善铁南铁北老城区的改造向岭西开发转移,使未来市区人口和各项建设达到合理布局。
第三十三条 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把城市建设用地划分为九类,根据对公主岭市城市建设用地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城市发展目标,需要对规划城市建设用地中的工业用地、居住用地进行适当调整,提高绿地、道路广场用地占城市建设总用地中的比例,以及继续完善城市综合配套设施建设。
第三十四条 工业用地规划为调整其布局,建立各类工业相对集中的工业区;居住用地规划为完善其各类配套设施,呈组团——小区式发展;绿地规划以点状、带状、楔形绿地相结合,保留城区外耕地(试验田)、林地为外围基本生态环,利用城区现有河床大面积绿化,形成以普遍绿化为基础,道路绿化为骨架,公园等公共绿地为重点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道路广场用地规划为完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建设城市外环、内环道路系统,解决静态交通,形成“两环、三横、五纵”的城市道路网布局;城市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应进一步完善,按中等城市规模设置建设,体现中等城市规模的各项公建设施,以城市主干道为载体进行布置,对各功能区各项配套设施应继续完善,分级建设。
第三十五条 规划工业用地面积584.8万平方米,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18.2%,人均17.2平方米。工业用地规划布局以突出本市工业的主导产业,严格服从创建生态城市总体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严格执行“达标排放”要求。结合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将污染市区的工业企业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逐步搬迁至岭东工业区或市域东北部大岭、怀德一带,工业用地布局按工业类别划分为岭东工业区和园区工业区,并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保留城市中心区西部无污染企业,形成综合工业组团,构成“两区一团”的工业用地规划布局结构形式。
岭东工业区——规划将城市中心区原有机械类工业集中在岭东工业区内布置。规划期内不在城市中心区内扩建、新建工业项目,对保留企业其环境质量必须达到一类工业标准。
园区工业区——依托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布置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规划继续保留园区工业区的岭西组团、园中组团、园东组团原有工业用地,成为园区工业区的组成部分。将现肉联厂、催化剂厂迁至园区工业区园东组团。
综合工业组团——规划期内城市中心区西部的保留企业,统一设置环境保护设施,确保各项环境指标达到国家标准,不对城市中心区造成影响。
工业用地外围均应设置15~30米的防护绿地。
第三十六条 规划仓储用地面积125.7万平方米,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3.9%,人均3.7平方米。仓储用地规划布局以调整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的仓储用地,在铁路站场、公路出入口附近布置中转仓库,并在工业区附近布置相配套的仓储用地为原则。
第三十七条 在中心城区,可结合各商业、市场布置一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的文化生活用品仓库。保留原有城区东部仓储用地,规划沿铁路货运站场布置集中仓储用地。
在农业科技园区(铁北、岭西),结合现有企业及科研单位、商业、市场布置一些必要的小型仓库。在岭西规划一处铁路货场,该仓储用地南靠铁路,便于运输;在东过境路(原102国道)以东,农业设施示范园南侧布置一处仓储用地,主要为农产品转换提供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