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公路用地规划:规划近期将102国道四平至长春段改造为一级公路,双向四车道,在公主岭市区段的线形将作较大的调整,在市区南部的部分路段可作为城市的南环路处理。公主岭市区段将在刘房子弯道处直接南行上跨哈大铁路后与高速公路平行,上跨公主岭至伊通公路后继续西行,在市区与高速公路连接线处建设一互通式立交桥,在陈家屯南、前靠山屯中西行至郭家屯南经新建桥过六零河后西行与老102线经立交桥联接,经加宽后的东辽河桥跨东辽河出境。长平高速公路在市区南部留有互通式出入口,解放路、大马路为市区与高速公路的连接线。在岭西三路与铁路交叉处设一座公铁立交桥。规划改造高速公路连接线,在新102线与高速公路连接线交叉处设大型绿化交通广场。规划继续保留铁北客运站,河南大街北侧客运站,并将其改造为区域客运枢纽站。
第五十条 规划城市道路广场用地面积424.8万平方米,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13.2%,人均14.0平方米。城市道路网以方格网式为主。规划期末城区路网形成“三横五纵、内外两环”的格局,三横为:科贸大街、公主岭大街、河南大街;五纵为:岭西八路、岭西三路、光明路、解放路、原102线;两环为城市内环路和外环路,以科贸大街、解放路、河南大街、光明路构成内环路;以原老哈大道、原102线、新南环路、岭西三路(规划中期)、新西环路(规划远期)构成外环路。
城市道路等级按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级设立。主干路为市区与铁路、公路等对外交通的设施及城市各分区之间联系的道路,机动车道宽度15米以上;次干路为各功能区内部道路,机动车道宽度10~14米;支路为居住区、厂区、商业区内部道路,红线宽度20米。市区内干路总长82.93公里,干道网密度为2.32公里/平方公里。站前广场经过规划改造后,占地面积1.51万平方米;规划在城市的高速公路出入口(大马路、解放路连接线),结合规划互通式立交桥的建设,建设南入口绿化广场。规划继续建设完善温州城西侧的世纪广场,适当增加市民休闲游乐设施及广场绿化。结合园区科技会展中心的建设,规划一处科技会展广场。
第五十一条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以配合城市用地布局,合理组织道路交通系统;做好市域交通与市区交通的衔接;力争做到交通分流,采取公交优先原则,建立货运枢纽流通系统,解决静态交通问题为重点。
1、城市货运交通规划:在园区工业区岭西组团,建一处生产性货物流通中心,主要为原料和中间产品的集散中心,占地为2.04万平方米。在中心城区温州城商贸区规划一处生活性货物流通中心,主要为市区居民日常生活服务,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
2、城市客运交通规划:规划“三横三纵”6条公交线路,一路为岭西至黄龙公司,二路为岭西至河南大街,三路为岭西至铁东看守所,四路为铁北光明路至高速公路出口,五路为铁北农科院至环城路,六路为铁北红光街至温州城。公交站距为300—500米,线路网密度为1.4平方公里,在火车站前设一处公交站场,面积1000平方米。在各条线路的首末站位置应预留1000—1400平方米用地。
规划城市客运公交干线6条,支线4条,公交站距为300~500米,线路网密度为1.68公里/平方公里,交通工具是以中小型客车为主。规划建设两处公交站场,一处是利用现城西客运站部分设施;另一处位于河东新区渤海大街南部,占地面积0.96万平方米,在公交线路首末站预留1000~1400平方米用地。
第五十二条 静态交通规划:按停车场的服务半径需要,在城市中心区、主要居住区、工业区及城市出入口等分别设置停车场,根据不同用地性质,建立按用地分类的停车车位需求量指标。各类大型公共建筑物均应退后红线,留出一定数量的停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