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条 市域各城镇按职能分工划分为五种类型。
1、市域中心城市:是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交通中心,是以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农业科技研发利用、汽车工业配套为主导产业的生态经济城市,即公主岭市市区。
2、市域副中心城市:是市域经济、文化的副中心,担负着与长春市的经济文化联系的重任,即范家屯镇。
3、资源型城镇:是以资源开采及农副产品加工等功能为主的城镇,即八屋镇、十屋镇、陶家屯镇、二十家子镇、龙山镇。
4、集贸型城镇:是以集市贸易为主的城镇,即怀德镇、杨大城子镇、秦家屯镇、大岭镇。
5、加工型城镇:是以农副产品的集散加工功能为主的城镇,市域内的其他乡镇均具有这一职能。
第十五条 市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是以三级经济发展轴线进行空间布局。以哈大铁路、102国道、长平高速公路为一级经济发展轴线,形成以公主岭市为中心、范家屯镇为副发展中心的带状经济发展带,形成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发展轴线。以长郑公路沿线各乡镇为二级经济发展轴线,此沿线的乡镇有大岭镇、怀德镇、秦家屯镇、八屋镇、十屋镇、桑树台镇,是公主岭市次级发展区域。其他沿县级公路分布的乡镇为三级经济发展轴线。强化这三条经济发展轴线,发挥依托长春市省域经济核心区的优势,完善城镇功能,形成产业集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共同构成市域城镇体系框架。
第十六条 处于一级经济发展轴线上的城镇有范家屯镇、陶家屯镇、公主岭市区。处于二级经济发展轴线上的城镇有大岭镇、怀德镇、秦家屯镇、八屋镇、十屋镇、桑树台镇。在上述经济发展轴线上的城镇,应根据各自的区位条件和经济水平,作到优势互补,彼此协调发展。以中心镇建设为重心,与市区共同吸纳市域及周边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争取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效益,带动周边镇(集镇)共同发展。
第十七条 根据资源及经济发展条件,将市域划分为四个城市经济区,即:中心城市经济区、东北部城市经济区、西部城市经济区和西南部城市经济区。中心城市经济区范围包括公主岭市区、范家屯镇、陶家屯镇、黑林子镇、朝阳坡镇、响水镇、二十家子满族自治镇、龙山满族自治镇七个乡镇和一个市区,是市域经济发展核心区域,其产业方向是汽车配件工业、农产品加工工业、旅游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东北部城市经济区范围包括怀德镇、大岭镇、双城堡镇、双龙镇、永发集镇五个乡镇。东部经济区中心城镇为怀德镇,该区产业方向是农机工业、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建材工业、商品粮基地、畜牧业基地。西部城市经济区范围包括杨大城子镇、毛城子镇、玻璃城子镇三个镇。西部城市经济区中心城镇为杨大城子镇,该区产业方向是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农机制造工业、建材工业、商品粮基地、畜牧业基地。西南部城市经济区范围包括秦家屯镇、大榆树镇、八屋镇、十屋镇、桑树台镇五个镇。西南部城市经济区中心城镇为秦家屯镇,该区产业方向是石油天然气综合利用、农副产品加工工业、轻工业、机械工业、商品粮基地、畜牧业基地。
第十八条 市域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是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发展生态效益农业和市场化农业,立足资源优势,培植优势行业、企业和产品,提高传统第三产业,大力拓展新兴第三产业。
第十九条 市域产业发展布局规划
市域工业总体布局结构概括为两条工业发展轴线带、两个经济开发区、三个乡镇工业园区。充分发挥公主岭市的区位优势,立足当地资源和现有工业基础,形成沿哈大铁路、长平高速公路、102国道布置的市域主要工业发展轴线带,该轴线带包括公主岭市区、范家屯镇、陶家屯镇,该轴线带以汽车配件工业、农产品加工工业、原煤开采的采掘工业为主。形成沿长郑公路次要工业发展轴线带,该轴线带包括大岭镇、怀德镇、秦家屯镇、八屋镇、十屋镇、桑树台镇。该轴线带内以农副产品加工、建材工业、石油天然气加工利用、农机制造工业为主。两个经济开发区,一是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二是范家屯经济开发区,是以农副产品加工工业、汽车零部件配套工业为主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两个乡镇工业园区,一是八屋乡镇工业园区,以石油天然气开发、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建材工业为主;二是怀德乡镇工业园区,以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建材工业为主。